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315健康新闻之“毒”童装产业链

在即将到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童装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童装并非简单的“缩水”版大人服装,其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让我们聚焦那些隐藏在光鲜品牌背后的“毒”童装产业链。

每年质量抽检,童装领域总是成为重灾区。即便是赫赫有名的品牌如阿迪达斯、H&M、博士蛙、丽婴房和巴布豆等也难以幸免。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市场上非品牌童装占据半数以上,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格外警惕。一方面,童装维权难度较高,尤其是涉及化学不合格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时容易忽视童装的安全质量问题。

以《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调查为例,多个地方质监部门在抽检儿童服饰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涉及的品牌众多。今年二月的一次抽检中,童装龙头品牌“安奈儿”的某批次产品甲醛含量超标四倍,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尽管该品牌迅速回应并下架相关产品,但此类事件仍令人忧心。

台湾童装品牌丽婴房在大陆市场发展迅速,实体店数量近两千家。其旗下产品多次登上质量黑名单。今年一月,丽婴房的一款童鞋存在标注不全等不合格问题。去年六月,其另一款童裤的pH值、耐酸汗渍色牢度等项目也不合格。对于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丽婴房方面回应称已对问题批次进行下架处理,但对于问题频发的原因和具体整改措施却未给出明确答复。

博士蛙品牌在全国拥有超过五百家专卖店及专柜,但也未能逃过“质量门”。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监测结果中,其一款无袖圆领衫套因缩水严重、影响穿用而被检测为不合格。对此,该品牌负责人表示属于个案并已经及时处理,但消费者对此仍持谨慎态度。

整个童装产业链中,有毒物质潜伏在各个环节。据统计,我国的童装生产企业数量庞大,但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却不多。许多家长愿意为孩子买衣服花钱,但担心买到不合格产品,因为问题童装的危害极大。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委员会的专家指出,劣质童装和婴幼儿服装中的甲醛超标是最大杀手,部分童装含有有毒物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国家质检总局每年投入大量财力进行童装质量监督抽查,但不合格产品依然大量存在。

要解决童装质量问题并非易事。这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责任,更是整个供应链的问题,包括印染、加工等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和深刻反思。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表示:“我们要控制童装的质量问题非常难办。每一个批次的童装,在送去协作厂家进行加工后,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检验。”

一位品牌商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要把控好童装质量,源头在于原材料的控制。”只有从源头抓起,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才能生产出让人放心的童装。让我们共同关注童装安全,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安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关于童装产品质量的

随着外销市场的疲软,众多童装工厂纷纷转向内销市场。绿盒子童装总裁吴芳芳透露,当前童装内销行业的利润率仅在5%到8%之间,促使工厂在面料采购时更加看重成本,选择更为低廉的面料。这种情况下,宁波一家童装出口企业的老板蔡小玲表示,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不得不更换面料。这些廉价童装产品通过批发渠道流入市场,虽然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却引发了人们对童装产品质量的担忧。

童装安全隐患的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中,甲醛是最主要的隐患之一。目前,使用甲醛印染助剂较多的纯棉纺织品中,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实现纯棉服装的免熨烫和防皱。童装中的甲醛在孩子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对婴幼儿的皮肤和呼吸道刺激极大。

除了甲醛,有毒芳香胺也是一大隐患。因上色容易、价格低廉,芳香胺仍会被一些印花企业使用。这些染料如果接触人体,就可能分解出有致癌性的芳香胺。含有芳香胺染料的固体和蒸气都能通过皮肤迅速进入体内,分解后生成致癌物——芳香胺化合物。

童装的装饰绳带等也是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一类是游乐场玩滑梯时,绳子可能勒住孩子的脖子;儿童夹克衫和运动衫的下摆处的拉绳也可能被车门和自行车等挂住,导致儿童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经开始全面禁止有绳带的童装在市场上销售。纽扣、拉链等辅料如果缝纫强力不够或其他原因引起脱落,也容易被儿童吞咽而导致窒息或其他安全隐患。

童装产品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面料的问题,更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童装产品的质量问题,选择有品质保障的品牌和产品,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确保童装产品的质量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美好和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