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错误性爱务必要留意

在生活的电话咨询与面对面咨询中,常常有人踌躇不定地询问:“我的这种行为,或是他的那种表现,是不是有些不合常规?”有一夫妻,因妻子身体原因无法行房,只能以手为媒介互相慰藉。此事本无需大惊小怪,但这对夫妻却因此怀疑自己的正确性,互相指责对方迫使自己做出非自愿之举,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步入了“性变态”的境地。这不仅使他们的感情面临破裂,还让他们在工作与社交中倍感自卑。

这种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只是很多人碍于情面不愿公开谈论。社会调查显示,许多人的思维中并没有真正科学的判断标准,“正常”的崇拜与追求,“反常”的恐惧与自我怀疑,像层层蜘蛛网一般缠绕着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是时候解开这些纠结,传播真正的科学知识了。

理解“正常”不能仅凭想象。由于我国过去缺乏科学的传播,尤其是关于具体性行为方式的知识普及,许多夫妻对自己的行为方式缺乏了解,只能盲目地认定目前的方式或过去的习惯为“最正常”。而对于为何如此,他们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更有甚者,一些夫妻不仅自封正常,还为自己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常,甚至认为自己的方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种说法,丈夫不能吻吸新娘的乳头,否则她以后生孩子时会没有奶水。大多数夫妻听听就罢了,但有一些丈夫却深信不疑。当妻子产后缺奶时,他们就归咎于自己新婚之夜的举动。甚至还有说法认为丈夫吻吸妻子的乳头就像“儿子吃奶”,有失尊严。在一些讽刺挖苦的情境中,女性常用“吃我的奶”来贬低对方辈分。例如对那些过于关注妻子胸部的男性,女性可能会以此嘲笑他们。结果,妻子的乳房似乎成了一个禁区。在调查中,居然有70%的丈夫从未吻过妻子的乳房。实际上,除了阴部之外,乳头是女性身体表面最敏感的部位。足够的刺激可以让大约1/3的女性产生强烈的性兴奋。那些缺乏了解的丈夫们,失去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满,换来的是迷信和冷漠。

理解“正常”也不能断章取义。近年来,性知识的书籍和文章虽然多了起来,但如果不能正确筛选和鉴别,就会出现新的误区。例如很多男性关心自己的阴茎大小、性生活次数等问题时,他们可能会去看一些文学作品的性描写或者一些所谓的“案例选编”,结果各种误解和谣言就四处传播开来。有的未婚男性甚至因为怀疑自己的阴茎太小而想自杀。有的妻子误以为丈夫是“性欲狂”,实际上他们的性生活次数是低于健康人平均数的。

真相之旅:理解人类性行为中的“正常”与“不正常”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人类性行为的讨论和统计数字层出不穷。我们如何分辨哪些信息是有根据的,哪些只是无稽之谈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初步筛选,深入研究那些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

统计数字,作为了解社会和人类的工具,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仅凭数字来判断一个人的性行为是否正常。因为很多事情,即使很多人都在做,也不一定就是正常的。相反,那些只有少数人做的事情,也并不一定就是不正常的。如果我们只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判断,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以一项调查为例,虽然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夫妻从未尝试过某种性行为,但这并不能证明不这样做就是正常的。同样,如果大约80%的丈夫在性生活中没有充分表达爱情,难道这也正常吗?难道人类的性行为只需要完成生理过程,就不需要感情吗?

再比如,使用非男上位方式的夫妻只占20%,能够帮助妻子达到的丈夫也只占约20%。难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正常的吗?对于那些拒绝改变的人,他们或许还有封建大男子主义的残余思想,或者没有尽到作为丈夫的职责。

更典型的例子是所谓的“早泄”。一个调查得出的平均射精时间是3.2576分钟。那么,早0.0001分钟射精是否应该算作“早泄”呢?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具体时间标准,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用平均数来判断是否正常显然是荒谬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关于性生活频率的问题。我们不能根据他人的频率来判断自己的性生活是否正常。每个人的性生活次数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情感关系等。比较传统的夫妻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频率过高而自我折磨,而现代的夫妻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频率过低而盲目寻求“补药”。这都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要理解,性生活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对你们夫妻来说正合适,就是正常的。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从性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已经出现病变或可能引发病变的性行为或生活方式都是不正常的。例如,与患有性病的人发生性行为而不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无论其多么普通,都是不正常的。我们也要警惕那些基于传统观念的说法,如“劳色伤身”。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情感需求来决定是否进行性生活。

当下流传的许多关于性生活“正常”的标准,很多是没有根据的或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理解性行为和性生活,不要被无稽之谈所误导。在夫妻间的性生活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卫生与适宜的行为的重要性。不卫生和动作不恰当都可能引发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感染,或者对她们脆弱的身体内部造成损害。尽管只要避免这些情况,就不会带来危害,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医生总是持谨慎态度,劝人不要随意行事呢?

一方面,不是每个女性在特定时期都有性要求,因此这种行为不能“普及”。另一方面,怀孕后期和初产之时,女性器官极为脆弱,无法承受性生活的压力。医生的顾虑还可能源于对夫妻双方性知识水平、消毒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考量。

从性心理学和性行为学的视角来看,我们不能仅从一方是否获得美好感受来判断性行为的正常与否,更要关注双方是否共同参与、共同享有、共同快乐。有些丈夫的性行为虽然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正常的,但如果妻子并未参与其中,感受到快乐,那么这种“婚内”就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甚至在某些国家,这种行为被视为犯罪。

现实中,有些丈夫试图“开发”妻子,使用一些被材料误导的招式,即使妻子不愿配合也强行进行。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因为它用一时的新奇损害了整个爱情与婚姻。有些妻子因自身的观念问题无法与丈夫共享性生活,可能因为对性生活的错误看法而压抑自己,形成“性冷淡”或缺乏。

真正的性变态与夫妻间因偏好或习惯导致的行为差异是不同的。性变态是被某种力量强迫驱使的行为,难以改正,且常常是一贯的、不预谋的、不考虑后果的,并用变态行为取代现实性生活。如果不符合这五个特征,那么在社会或夫妻间发生的行为更多是偏好的差异或习惯问题,应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协调。

从性社会学的角度看,许多夫妻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源于双方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和社会阶层的差异。例如,对激情的理解、对性生活方式的期待,都可能因这些差异而产生误解。若忽视这些差异,很容易误认为对方不正常。

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性是维系健康夫妻关系的关键。在夫妻间的性生活问题时,双方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沟通,共同寻找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对于因社会阶层差异而产生的性行为方式和习惯的不同,双方应有足够的理解和接纳。这样才能确保夫妻关系的和谐与幸福。在一段夫妻关系中,若出现了与其他阶层的性习惯相融的情况,那么很可能至少有一方会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人格与地位受到了某种程度的侵犯。这种情况下的不适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对于身份认同、价值观以及个人尊严的深层次担忧。

当我们夫妻间的性习惯差异时,我们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性医学、性心理学以及性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性习惯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求的表现,更是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交织体现。对于夫妻来说,当面对这一问题时,理解并尊重彼此的性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也要明白,并非所有的差异都值得我们深究。在一些情况下,夫妻间的性习惯差异可能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不足以对双方的关系造成实质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过度的和纠结反而可能破坏双方已经建立的信任和感情基础。

当面对夫妻间的性习惯差异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信任是夫妻关系的基石,而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能够化解许多潜在的矛盾。双方应该相信彼此的感情,相信双方有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夫妻间应该尊重彼此的感受和观点,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达成共识。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夫妻间的关系才能更加稳固和和谐。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放宽心态,用包容和理解去化解矛盾,而不是过度纠结于细节。毕竟,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