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人社部:个人网店员工七成无社保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国就业促进会,对网店直接就业状况进行了详尽的摸底调查。这次调查的数据揭示了网络就业的惊人规模:已有高达962.47万人通过网店实现了直接就业。网店目前也面临着大约110万的缺工总量,表明网店在吸纳就业方面仍有巨大潜力。

网购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关于究竟有多少人通过开设网店实现就业,之前一直未有准确统计。此次调查由人社部组织并实施,为我们揭示了网络创业就业的真实面貌。负责人明确表示,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各界对网络创业就业的规模、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而非限制其发展。

在众多的网店中,个人网店占据了绝大多数,高达96.3%,它们直接带动了600万人的就业。目前,网店创业就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近八成的网店为自我经营模式,而剩下的两成多则直接带动了就业。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网店在吸纳就业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势头。预计未来一年内,30.7%的网店有招工计划,平均每个计划招工的网店预计招聘3人。

虽然网店的发展势头旺盛,但多数网店仍然显得非常弱小。平均每个网店的用工人数仅为2.55人,显示出规模小的特点。特别是个人网店,普遍具有交易规模小、交易额低和经营收入有限的特点。以被调查的个人网店为例,2013年月均交易笔数仅为225笔,月均营业额为7831元,单笔交易额为34元。相比企业网店,个人网店的交易笔数和营业额都远远低于企业网店,显示出个人网店以小额微利型交易为主的特点。

此次调查还显示,网店中员工的社会保险参与度较低,有75.6%的个人网店员工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这一数据表明,随着网络就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网络就业人员的权益和社会保险问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创业就业领域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中已明确提出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随着网店对电子商务人员、美工人员、销售人员等人才的需求增加,大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就业机会也将随之增加。

网店的崛起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鼓励网络创业的我们也需要关注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规模偏小、员工社会保障不足等。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够推动网络创业就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近年来,网络创业日益兴起,个人网店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相关数据显示中,我们得以洞察这一行业的诸多细节。

关于交易数据,约69.7%的个人网店月均交易笔数在50笔以下,其中36.1%的店铺月均交易笔数甚至不足10笔。在营业额方面,月均营业额在3000元以下的占到了68.1%,而营业额超过万元的个人网店仅占少数。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现象:大部分个人网店的交易量和营业额都处于较低水平。

进一步网店运营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网店雇用员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调查数据显示,个人网店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仅为2115元,相较于企业网店低了近四分之一。工资水平大多集中在千至五千元之间,其中两千至三千元的工资区间占比最高。这反映出网店行业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

从资金来源来看,绝大多数网店的启动资金来自个人储蓄,占比高达86.6%。一小部分网店的资金来自家人、朋友的借贷或投资。而通过扶持基金获得资金的网店寥寥无几。这表明个人网店的创业之路主要依靠自身积蓄和亲友支持,扶持相对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个人网店并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在接受调查的网店中,仅有不到一成签订了相关合同。相较之下,企业网店的合同签订率相对较高,但也未达到全覆盖。这一现状凸显了网店行业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尽管多数网店经过了电子商务平台认证,但经过工商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的网店比例极低。经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网店更是少之又少。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网店游离于现行企业管理体系之外,其运营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和风险。

对于社会保障问题,多数网店店主及员工表示期待介入解决。调查发现,个人网店店主中有四成以上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员工的情况更为严峻,超过七成的员工没有参保。主要障碍包括费用高昂、不了解社保制度、办理手续复杂等。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的关注。他认为,应尽快将网络创业就业人员纳入社保体系,特别是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普及。考虑到网店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经济状况,应针对性地降低其养老保险缴费负担。

个人网店的蓬勃发展伴随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应加大力度,推动网络创业就业人员的社保覆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也需要加强行业规范,促进网店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