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指南:深入理解与应用
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冷静应对,运用火场现实条件自救与互救,往往能带来生的希望。以下,我们将深入高层建筑失火的逃生常识,帮助大家理解并应用。
一、逃生前的准备与计划
在任何地方,都要有逃生应急计划,熟悉安全出口,了解所在场所的平面图。每到一地方,都要对该地的安全布局有所了解。
二、电梯使用需谨慎
发生火灾后,电梯可能会因断电而“卡壳”,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烟火容易涌入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极易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火灾时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三、危险区域的识别
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是火灾现场中最危险的地方,这些区域不仅难以被消防人员发现,而且易于被困。夜间发出呼救信号时,可以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或者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
四、善用建筑设施逃生
在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以及其他设施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如果身居高层且得不到及时救援,可以利用房间内的织物撕成布条制成绳索,从窗户或阳台滑下逃生。
五、关于高层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
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逃生方法,互联网上文章众多但说法不一。实际上,无论单元式高层住宅建筑还是多功能、综合性的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现场逃生应以利用疏散楼梯向下疏散到室外为原则。逃离着火建筑本身是完全隔离火灾危险的关键。
对于多功能、综合性的高层公共建筑,当同层或下层发生火灾时,除了向下疏散外,还应冷静利用室内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的指示寻找另一层的其他疏散楼梯的入口。对于单元式高层住宅,应尽量穿越火灾烟雾区进入疏散楼梯间逃生,如果不能穿越则可以选择躲避到避难间和楼顶临时避难。根据规范介绍单元式高层住宅的有关设施的设置及功能包括疏散楼梯的设置以及每个楼层的居住人员数量有限等这对于疏散逃生至关重要。同时利用建筑室内的墙壁消防栓水枪灭火也是疏散逃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扑灭火源或清除障碍可以为疏散逃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在面对高层建筑火灾时保持冷静理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逃生方法至关重要。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常识以保障生命安全。介绍建筑物内的安全设施及其功能
一、建筑物的室内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置与功能
建筑物内的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是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设施。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这些区域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耐火材料,与建筑其他部位完全隔离,具有防止火灾和烟雾扩散的重要作用。它们自然采光,具备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这些楼梯间无障碍,直通室外,为人员疏散提供了安全的通道。在火灾情况下,只要防火门、防火窗保持关闭状态,防排烟设施正常运作,进入楼梯间就意味着基本安全。
二、建筑避难间的设置与功能
对于高层建筑,避难间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设施。根据《规范》:
1.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间,其间距不超过50米。
2. 避难间能容纳每平方米5人的避难人数,满足紧急疏散的需求。
3. 使用不低于2小时的耐火等级防火墙、甲级防火门和乙级防火窗与其他部分隔离。
4. 避难间内严禁设置易燃、可燃的管道,防止火势蔓延。
5. 消防电梯可直达避难层,便于人员疏散和救援。
避难间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具有阻火、隔热、防烟、防止火灾蔓延的功能,为人员提供了临时的安全避难所。
三、高层建筑顶层的临时避难场所
对于高度大于27米且小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都设有疏散楼梯,直通屋面。这些楼梯间与屋面相通,可以进入露天的屋面。进入室外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同样,顶层作为临时避难场所,也具有阻火、隔热、防烟和防止火灾蔓延的功能。
四、穿越火灾燃烧区域和烟雾区域的技巧和方法
在火灾中,穿越燃烧区和烟雾区是逃生的关键。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如燃烧面积不大、燃烧物不多、火焰不猛烈、热辐射强度不大时,可以决定穿越燃烧区。穿越时,需将被褥浸湿后披盖在头和身体上,确保身体部位不外裸露,并用湿毛巾包裹口鼻和手臂。通过时保持低姿势,减少热辐射和烟雾的伤害。穿越烟雾区时,同样需将被褥浸湿后披盖在身体上,确保毛巾牢固且厚度足够,减少呼吸频次,避免快速大口呼吸。保持身体低下,尽量接近地面逃生。
五、火灾逃生的要诀
火灾逃生关乎生死。掌握火场自救的要诀至关重要。熟悉环境、预演逃生路线、保持镇定、明辨方向、迅速撤离、扑灭小火等都是关键。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所在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事先进行应急逃生预演。在陌生环境中要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火灾发生时,保持通道出口畅通无阻,奋力扑灭小火。记住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在紧急情况下,我们的反应至关重要。在撤离时,我们应保持镇静,迅速朝明亮或空旷的地方跑动,尽量往低楼层撤离。如果逃生通道被烟火封锁,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等部位寻找通向室外的逃生路径。
生命无价,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在火场中,不要贪图财物而延误逃生时机。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绝对不可重返险地。在面对充满烟雾的逃生路线时,要防止烟雾中毒和窒息。可以采用毛巾、口罩等蒙鼻,匍匐撤离。使用简易防护工具,如头盔、阻燃隔热服等,会大大增加你的逃生机会。
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我们应选择安全的楼梯通道撤离。千万不要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会在火灾时断电或变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如阳台、墙面等攀到安全地点。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可以利用这些设施安全离开危险楼层。如果没有这些设施,可以自制简易救生绳,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地面。
如果被烟火困住无法及时逃离,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堵住门缝,防止烟火渗入。应不停用水淋房间,坚守待援。在白天或夜晚,可以通过晃动鲜艳衣物、抛掷物品或发出信号等方式寻求援助。在被烟气窒息无法自救时,应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救援。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或拍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或者跳进水中让人往身上浇水。面对火灾时跳楼是一种危险的求生手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即使选择跳楼也要讲技巧,尽量减缓冲击力并保护头部。
面对火灾要冷静应对。只有充分了解火场环境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请记住这些方法并时刻保持警惕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