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二战中让西方盟国又爱又恨的切特尼

切特尼克是南斯拉夫在二战时期的著名抵抗力量,主要由支持南斯拉夫王国的塞尔维亚人组成。其名字源于塞尔维亚单词“连”,意为军事单位,大约由一百人组成。

早在塞尔维亚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斗争中,切特尼克便初见端倪。他们在黑塞哥维纳与土耳其人交战,在北马其顿更是与土耳其人和支持土耳其的阿尔巴尼亚人对抗。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同样与土耳其人和奥匈帝国作战,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斗志。

1941年4月,南斯拉夫皇家军队投降后,原南斯拉夫王国外交官德拉查·米哈伊洛维奇上校在伦敦加入南斯拉夫流亡。不久之后,他受命回到塞尔维亚西部的拉夫纳山区组建切特尼克反法西斯游击队。这支队伍由遍布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士兵组成,目标是从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和克罗地亚乌斯塔希手中解放南斯拉夫。

随着切特尼克游击行动在塞尔维亚的蓬勃发展,德军开始对平民展开疯狂报复。他们使用了残忍的惩罚措施,每杀死或打伤一名德军士兵,都会有相应的塞尔维亚平民为此丧命。到战争结束时,塞尔维亚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战争后期,德军对拉夫纳山区和乌日策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米哈伊洛维奇试图投降未果,切特尼克部队被迫撤退到东波斯尼亚等地。他们与当地的乌斯塔希发生冲突,并对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人展开报复。这一时期,恐惧和种族清洗笼罩了整个地区。

切特尼克的敌人主要包括反塞尔维亚的德国和克罗地亚极端民族主义部队,以及意识形态对立的斯拉夫和人部队。一位切特尼克理论家斯蒂芬·莫列维奇甚至提出了建立“大塞尔维亚”的计划,意图将塞尔维亚的土地扩张至所有有塞尔维亚人居住的地区,并清洗所有异族。

米哈伊洛维奇凭借切特尼克的成功被任命为流亡的战争部长,并晋升为将军和代理最高总司令。尽管《时代杂志》对切特尼克的成功大肆宣传,但他们的行为也引发了盟军的质疑和失望。由于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暗中反对乌斯塔希政权,切特尼克曾在1942年与意大利法西斯合作。盟军尽管对此表示反对,但仍向切特尼克提供支持。

随着战争的进展,德军曾一度围剿北部山区的切特尼克,并悬赏缉拿米哈伊洛维奇。切特尼克后来决定与德军妥协,并开始支持塞尔维亚的内蒂奇傀儡。这一消灭犹太人,并在贝尔格莱德实施种族清洗。与此切特尼克将主要精力转向攻击铁托游击队。甚至在波斯尼亚,他们与德国人合作对抗游击队。这一切使盟军对切特尼克的幻想破灭,转而支持铁托游击队作为主要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力量。

不可忽视的是,切特尼克在战争期间也展现出其英勇的一面。他们在1944至1945年间拯救了500名迫降在南斯拉夫的美国飞行员。

战争结束时,切特尼克仍拥有庞大的部队。部分成员选择向北部的英美盟军投降,而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追随者则试图重返拉夫纳山区,但最终被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抓获。经过人民法院的严格审判,米哈伊洛维奇因叛国罪在7月17日被依法处死。他的遗体被静静地安置在贝尔格莱德附近的一座无名墓穴中。这位勇敢者的检举人是塞尔维亚人、日后的南斯拉夫人民外交部长Milos Minic。米哈伊洛维奇的牺牲成为了法国与南斯拉夫关系的转折点,使得戴高乐将军拒绝访问南斯拉夫,并坚决拒绝会见铁托元帅——这位参与处死米哈伊洛维奇的人物。

在另一段历史的长河中,爱娃·布劳恩作为阿道夫·的妻子,也曾引起过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她,家中较为富足,父亲弗里茨·布劳恩是一名教师。爱娃是家中的三姐妹之一,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爱娃·布劳恩的人生与紧密相连。早在1930年,她就开始与定期会面,成为了他的情妇,这一关系持续了13年。在1945年4月,自杀前夕,两人结婚,随后一同离世。

爱娃·布劳恩不仅是一位充满故事的女性,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现存的许多照片都是她亲手拍摄的。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是在1942年拍摄的,当时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住所——贝格霍夫山庄。在这张照片中,爱娃与一同出现,展现了他们在贝格霍夫山庄的亲密时光。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爱娃在此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引人入胜,部分照片来自爱娃·布劳恩的个人档案。这些档案曾在1945年被美军扣存,现在则由收藏家莱茵哈德·舒尔茨所拥有。其中一张照片展示了爱娃·布劳恩在沃思湖上划船的情景,透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生活情趣和优雅气质。作为的妻子和情妇,爱娃的生活虽然充满争议,但她留下的照片和故事却让人们对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两个故事,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一个关于权力和爱情,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米哈伊洛维奇的勇敢牺牲和爱娃·布劳恩的复杂人生,都成为了人们探讨历史、人性、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而他们的故事,也将继续在人们心中流传,成为永恒的议题。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