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街景:一个治安转变的奇迹
曾经,荔浦县的社会治安状况一度令人担忧,刑事案件频发,尤其是“涉艾”犯罪,使得当地居民安全感缺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荔浦县的社会治安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位来自浙江的老板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直言:“荔浦的社会治安好,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安家置业。”荔浦县以其独特的民营经济活力著称,尤其是衣架产业,更是占据了国内市场的显著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也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压力。
在2012年第一季度,荔浦县的社会公众安全感在广西排名倒数第十。仅仅过了两年,到2014年第二季度,荔浦县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排名便跃升至前五,这一转变令人惊叹。
此前,“涉艾”犯罪曾一度在荔浦县猖獗。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患有艾滋病作为护身符,疯狂实施、盗窃等犯罪活动。这不仅使得警方的工作陷入困境,也让普通民众感到恐慌。
荔浦县委、县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大胆设立特殊监区,对“涉艾”犯罪嫌疑人进行关押和治疗。县里还加大了对艾滋病人的关怀力度,提供治疗、教育和就业帮助,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涉艾”犯罪的发生。
荔浦县委书记谢灵忠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县委、县向群众承诺,要在一至两年内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荔浦县成功实现了这一承诺。
如今,荔浦县的社会治安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率大幅下降,民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投资者前来落户,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荔浦县,县长陈代昌以坚定的决心和前瞻的视野,引领该县在广西率先设立了看守所特殊监区,专门应对“涉艾”等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的管理挑战。他的理念是:“我们不能固守陈规,更不能面对困难退缩,我们必须大胆,积极应对。”
这个特殊监区,位于荔浦县看守所内,耗资300多万元打造,被巧妙地镶嵌在看守所的第一排监舍之中。它犹如一座温馨的避风港,为那些特殊的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场景。这个监区被划分为两个区域:门诊室与关押区。
当我们走进门诊室,便会发现这里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施与设备,如B超机、心电图机以及急救车等。门诊室主任罗红星,今年44岁,他与他的团队——9名医务人员,其中包括5名医生和4名护士,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罗红星此前是大塘镇卫生院的副院长,他在特殊监区建成后主动报名,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成为这个门诊部的中坚力量。他说:“县里为了稳定这支医疗队伍,给予了我们优于同类医务人员的待遇。我现在的月工资、津贴等加起来有5300元,比同级别的医生每月多拿300多元。”
护士李荔芳在县医院工作了18年,特殊监区成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来这里工作。她说:“工作时我们有防护措施,艾滋病患者并没有为难我们,这里的工作并不可怕。”
荔浦县看守所所长张法林为我们揭示了特殊监区的日常管理细节:管理由副所长专门负责,配备有管教民警、协警等。在这里工作的干警都会接触艾滋病患者,因此县里为每位民警都发放了卫生津贴和防艾津贴。艾滋病患者在这里的医疗费、生活费全免,每天的生活费比其他监舍的人多5元。虽然艾滋病不会通过一般接触传染,但考虑到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某人离开特殊监舍,他们使用过的物品都会被处理掉。
小莫是这里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他告诉我们:“这里有专门的管教民警,我们可以洗热水澡,还常常可以加个小菜。如果想家,也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
设立特殊监区对遏制涉艾人员犯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谢灵忠坚信:“花这点钱值得。”现在,特殊监区最多时曾关押过11名涉艾嫌疑人,但现在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只有4人。据荔浦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陈世章介绍,艾滋病相关的违法犯罪曾多个月统计为零起。
荔浦县的治安改善并非一蹴而就。在治安最差的时候,一天会发生几起案。但现在,县城治安防控大队已经建立起来,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也日益完善。地面巡逻与“天网”监控相结合,遇到警情便能迅速调动相关力量进行综合处置。陈世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惜投入,保护市民的安宁。2013年1月,我们正式成立了治安防控大队,下设9个中队,每个中队都划分了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
如今的荔浦县已经走出了治安困境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金银首饰的安全了治安的改善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与希望。尽管荔浦县的年财政收入不足7亿元,但自2012年以来,该县在治安防控方面的投入却毫不吝啬。累计投入0多万元,用于改善硬件设施,组建专业的防控大队,设立特殊监区,并实施小区规范化管理。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更是安排了1200多万元作为运行成本开支。为了加强治安防控大队的建设,县委和县不惜投入重金,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荔浦县的治安防控大队建设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营房建设改造,购置先进的科技装备,如防暴车和巡逻车等。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在9个中队中全部安装了高清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并在县城新增了150多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对县城主要地段和重点部位的全覆盖监控。
民警赵近尧介绍,他们的巡逻方式十分多样化,结合民警与便衣、车巡与步巡以及伏击守候等多种方式,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一旦接到报警,指挥中心能够迅速调动治安防控大队的9个中队,仅需10分钟就能集结60余名警力和处突队员。这种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大大提升了警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014年10月8日的一次实战案例中,荔浦县居民周女士在途中遭遇偷包事件。她迅速报警后,荔浦警方仅在3分钟内就赶到现场。通过调用天网监控寻找嫌疑人的逃脱轨迹,警方迅速行动,最终在县城周边的古屯村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荔浦县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的高效运作。
荔浦县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荔浦县城发生的“两抢一盗”案件比2012年下降了58.9%。而到了2014年1至10月,全县发生的“两抢”案件更是大幅下降。居民韦建新表示,“到处看得到民警,到处见得到警车和岗亭,现在的荔浦让我们感觉很安全。”这种安全感不仅仅来源于警方的努力,也是全县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荔浦县在治安防控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成果显著,值得其他地区的借鉴和学习。他们通过持续投入、高效运作和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该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