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父子两代人接力坚守“麻风村”

凌罕毅医生:两代接力,守护麻风康复者的温暖家园

当凌罕毅走进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太和住院部时,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温馨村落。这里曾是麻风病人的栖息之地,如今依然住着三十七位特殊的老人。他们是当年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人群,被迫在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下找到栖息之地,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这座医院犹如他们的家,而凌罕毅医生则是这个家的守护神。他的故事,要从二十六年前说起。那年,他刚刚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太和麻风村担任医生。当时,这里是一片灰尘滚滚的“贫民窟”,环境偏僻简陋,但凌罕毅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这些“无辜受到惩罚”的人们。

凌罕毅的父亲是名校毕业,一生致力于麻风病的治疗。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了解到麻风病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在父亲的引领下,他毅然选择了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并将这份事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凌罕毅的儿子,同样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读,多次策划志愿活动探望麻风老人。他见证了父亲的工作,并深受感动,决定将这场终生的事业继续下去。这种跨代的坚守和奉献,让人深感敬佩。

最初,太和麻风村的病人之间互相“嫌弃”,但随着麻风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观念的改变,凌罕毅这一代年轻医生逐渐与病人亲近起来。他们脱掉了厚重的防护服,用真诚和爱心去关爱每一位病人。

如今,凌罕毅已经在太和住院部工作了整整二十六年。他对这里的每一个“休养员”都如家人一般熟悉,而这些没有家人的老人也把凌医生当成了最亲的人。他亲手为这些被亲人抛弃的麻风老人穿上寿衣寿鞋,料理后事,因为他深知:“他们要么没有儿女,要么儿女不认他们,我就是他们的儿女,为他们做这些本应儿女做的事。”

麻风村的守望者

在远离尘嚣的角落,有一个特殊的村庄,这里居住着因麻风病并发症而畸残的37位老人。他们彼此照顾,共度余生。每一次的探望,总能带给他们无尽的喜悦,宛如生命中的璀璨星辰。

这些麻风老人,年纪最长者已逾九旬,最年轻的也已步入花甲之年。他们的身体因疾病的并发症而变形,有的眼睛失明,有的耳朵失聪,有的面容扭曲,手脚多有残疾。命运使他们聚居于此,彼此间的关怀与照顾成为他们生活中最温暖的依靠。

马灿荣老人,74岁,来自萝岗区九龙镇枫下村。回忆往昔,13岁那年,他身患麻风病,后被送到太和麻风村。如今,他已在这里度过了半个世纪。1985年,他与同样身患麻风病的女子结为连理,二人相依为命,共同度过每一个日夜。尽管他的身体因麻风病而畸残,但他的双手仍充满力量与希望。他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从电视里学会了普通话。

他们的生活并不容易。大部分老人年迈体衰,有的还患有高血压、癫痫等疾病。每月发放的600多元补助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努力生活,种菜、做饭,尽量自给自足。

凌罕毅是这里的守护者,他深知这些老人最需要的是外界的接纳与善意。每当有家人前来探望,这些麻风老人总是欣喜若狂,仿佛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家人的态度却常常让他们心寒。为了重新让家人接受他们,许多麻风病人甚至省下自己的生活费来招待家人。但许多家属虽然领取了这份心意满满的救助金,却并不领情。赖维汉老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右腿因病被夺走,右眼也无法闭上。他养了两只猫作为生活的寄托。他节衣缩食为猫咪买最好的食物,以此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温暖。

在这里,尽管病魔缠身,但麻风老人们仍然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中午时分,住院部的活动室里总是热闹非凡,有人打牌娱乐,有人聊天解闷。医院保安的小孙女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与这些看似可怕的老人亲近无间,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凌罕毅的儿子凌云志深受父亲的影响,对麻风老人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多次策划志愿活动来探望这些老人,为他们带来温暖和陪伴。即使到了今天麻风病已不再可怕的时刻,许多人仍然对麻风病人避之不及。这些老人虽然早已没有传染性,但想要回归家庭和社区仍然困难重重。即使他们的儿女不怕传染,也会因为外界的孤立和歧视而感到压力巨大。旅行和住宿对他们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因此凌罕毅不仅自己投入到守护麻风老人的事业中,还鼓励家人共同参与进来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关怀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光芒永不消散。凌罕毅医生一家三代与麻风老人的不解之缘

凌罕毅,一个普通的医者,却与一群特殊的病人——麻风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情缘,不仅限于他与他们的医疗关系,更涉及到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子凌云志。

每当春节来临,凌罕毅都会带着父亲和儿子一同前往,为这些麻风老人送去温暖。他骄傲地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了解并接纳他的工作,也让家人更理解他所承担的使命。凌云志如今是中山大学医学院的研三学生,从小便因父亲的工作与麻风老人结缘。他对这群被社会遗忘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情感,并采取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他们。

在广东中医药大学求学时,凌云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与同学们一同前往太和麻风村。他们陪伴老人聊天、打牌、打麻将、下棋,为老人们表演歌舞,亲手为他们煮饭,并选购生活用品以表心意。这些年轻人的到来,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美好。凌云志表示,这些文化交流和活动让老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有所改善。从医学角度看,丰富的文化生活更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长寿。

凌云志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太和住院部成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定点服务区。他不仅在父亲的母校中山大学医学院继续参与志愿活动,还联络了其他高校的志愿者前往太和麻风村,共同为老人们送去关爱。他说:“去看望他们的人越多,就越能弥补社会对他们的伤害。”

凌罕毅对儿子的行动感到深深的慰藉。他表示,这些麻风老人不仅是他的病人,更是他的朋友、家人。他愿意一直在这里工作,守护他们,无论是10年还是20年,直到所有的麻风老人离世。他的使命才算完成。

这份特殊的情缘,不仅仅体现在凌罕毅与麻风老人的关系上,更体现在整个家庭对于这一群体的深沉的爱与守护。这是一个普通家庭与不普通病人之间的温暖故事,也是关于爱、责任与坚守的动人篇章。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