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医改进入深水区:陈竺称再深的水也要趟!

微微健康网报道,卫生部部长陈竺参与医改,用他独特的视角,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医改的现状和未来。陈部长表示,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正如他所说,“再深的水也要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陈部长强调,新医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场改革已经触及到体制性、机制性的核心问题,处于全面攻坚阶段。在这个阶段,医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重重,涉及到与市场、公平与效率、需方与供方、医生与患者、改革与投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陈部长指出,“全面攻坚”更需要“顶层设计”。在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无疑是最为牵动人心的。新一轮医改中,“顶层设计”的意识更为明确。所谓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在中央层面明确基本的理念、原则和基本路径,同时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将地方自主决策和加强顶层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谈及医改的复杂性,陈部长表示,医改之所以复杂艰巨敏感,是因为它涉及多个维度的世界性难题。但陈部长也坚信,只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破解这些“利益关系”,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之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争论,凝聚和扩大社会共识。事实上,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共识。比如过度市场化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基本属性。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找到平衡与市场、公平与效率、需方与供方、医生与患者等各方利益关系的途径。

谈到改革穿行在“两难”之中时,陈部长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勇于改革自己,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破解难题。改革需要与时间赛跑,越深入越无法孤军奋战。我们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注重宏观指导、加强末端治理,确保改革的科学性、操作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增强改革动力,提高改革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改革的成功。陈部长的这些话让我们深感信心倍增,期待医改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公正的医疗环境!深入医改: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战

面对公众的关切与期待,医改并未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公立医院改革,这一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的难题,已被列入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它被视为改革的“硬骨头”,对于解决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陈竺,卫生部的代表,对于这块“硬骨头”有着清晰的看法。他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利益链条之长,不可避免地会触及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等不同领域和群体的切身利益。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卫生部决心迎难而上,勇于改革。

有人担心,如果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但投入不能到位,会对医院的发展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最终转嫁为老百姓的负担。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对于公立医院的投入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拨款,医保是对公立医院的另一种重要投入方式。事实上,现在多数县医院已经有半数左右的收入来自新农合。随着基本医保水平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最大的动力和保障。

陕西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通过调整价格、支付方式改革、加大财政投入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这场改革将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开。

但医改并非一帆风顺。陈竺坦言,目前医改的进度效果与百姓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改革需要与时间赛跑,更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顶层设计。其中,基层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制约医改深入进行的关键因素。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绝大多数,这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在日常社区诊疗和护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却是制约医改的一大难题。人才问题将是关系医改成败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陈竺表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他也承认目前医改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正在努力用“中国式方法”破解难题。他呼吁全社会关注、理解、包容和支持医改,为医改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

新医改的设计理念明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向全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路径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重点内容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及公立医院改革。而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突破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等。

为了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加大了投入力度。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医改投入力度和强度要高于前三年的要求。确保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卫生投入占经营性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全民的医疗保障和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努力。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