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綦江一位家长陈利通过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问题。他带孩子去主城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虽然支付了近百元的专家咨询费,但医生与孩子及家长的交流竟然不超过十句话。诊疗结束后,孩子需要服用近千元的药物。陈利对此表示失望,他认为心理门诊不仅仅是简单的开药过程。
心理门诊诊疗一位患者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陈利的遭遇并非个案。他说起刚上高中的儿子,头痛不已。孩子自闭,不爱与人交流,沉迷于网络虚拟小说。在多次劝说无效后,他决定带孩子去看医生。就诊过程中的遭遇让他感到寒心。
医生为孩子做了检查,填写了心理测试表,进行了两项仪器检查。在这过程中,医生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极其有限。虽然医生询问了一些问题,但没有任何互动,更像是例行公事。更令人吃惊的是,医生没有给出具体的病理名称,只是笼统地说孩子的病很严重,然后开了药。
带着一大堆未解的疑问,陈利失望地离开。重庆晚报记者尝试联系这位被投诉的医生,但未能联系到。该院心理门诊的另一位医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认为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只要来一次就能治好。实际上,第一次交流通常只能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再进行治疗。但很多市民往往在没有看好病的情况下就不再就诊了。
那么,心理门诊接诊一位患者,诊疗时间到底应该多长?有没有具体标准?记者前往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打探。
在这些医院,记者注意到,诊疗时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患者诊疗时间半小时左右,有的则长达50分钟。一些长期治疗的患者,医生在了解病情进展后就开药,短时间内就能结束治疗。而对于新患者,医生则会从多方面了解病情,再商量治疗方案。
一位67岁的患者刘文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的爱人患抑郁症近10年,曾经长时间求医。她表示,与医生的交流并不算多,第一次看病的时间最长,近一个小时。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爱人的各方面情况。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诊疗时间通常会缩短。
对于心理疾病的诊疗,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生需要更多时间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而患者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面对治疗。双方的合作和沟通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恢复健康的生活。:心理治疗的复杂路径与医疗机构和私人咨询所的不同角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王文胜医生的观点指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家人的作用不可忽视。而针对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其治疗过程尤为复杂。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谭永红博士昨日接受了重庆晚报的采访,详细阐述了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
心理疾病的治疗并非简单的开药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医生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并仔细观察,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指标。这个过程需要长达数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设计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诊疗调整,这个过程往往需要15到20周的时间。谭永红医生也坦诚地承认,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患者在选择医生时应该多方打听,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医生。
与医院心理门诊相比,私人心理咨询所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重庆仁格心理咨询所所长赵庆表示,医院主要通过药物和物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所则主要通过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从生活、工作的细节入手,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并进行疏导治疗。赵庆认为,许多所谓的心理问题其实并非心理疾病,而是缺乏释放情绪的环境和方式。心理咨询所的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市内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理专家也对医院心理门诊和私人心理咨询所的不同进行了阐述。他表示,医院心理门诊具有医疗性质,主要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对患者的生理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所则侧重于心理疏导和宣泄。这位专家认为,对于患者来说,两种治疗方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是心理问题,可以选择私人咨询所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是心理疾病,则需要到医院心理门诊接受治疗。
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在治疗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医院心理门诊和私人心理咨询所在治疗方式上有所不同,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帮助,拥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