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示:“中国特供奶”遭遇信任危机
近日,“纽瑞滋”奶粉引发广泛关注。网友“衡豪奶爸”对“纽瑞滋”奶粉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引发社会热议。该奶粉宣称是新西兰原装进口,但在国内火热的新西兰本土却并未见其踪迹,引发消费者对其的疑虑。
随着网友的疑虑声增大,记者对上海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公司新闻发言人鄢志勇表示,“纽瑞滋”所有产品确实都是100%新西兰原装进口,针对中国市场配置。对于为何在新西兰本土无法看到该产品,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该品牌的产品主要针对中国市场。
鄢志勇进一步透露,纽瑞滋控股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其旗下子公司新西兰纽瑞滋公司在新西兰注册,主要负责奶粉配方的研发和品控。而上海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则主要负责产品销售。目前,“纽瑞滋”的婴儿配方奶粉等主食产品均授权给新西兰善腾(Sutton)集团生产,其他辅食产品则授权给新西兰GMP制药集团生产。这两个厂家均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且产品入境手续齐全。
善腾集团和GMP集团已经证实与“纽瑞滋”的合作。善腾集团工作人员通过邮件回复记者,自2010年3月开始,集团确实开始生产“纽瑞滋”旗下婴儿配方奶粉。而GMP集团负责亚洲市场的John Lee先生表示,GMP主要从事保健品的OEM外加工,与“纽瑞滋”已有多年合作。
新西兰的商标官网查询显示,“纽瑞滋”等商标确实在新西兰奥克兰市注册,其注册地址和奶罐上提供的邮政地址相同。这表明,“纽瑞滋”奶粉确实是在新西兰注册、生产并进口的,但其销售范围仅限于中国市场。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案例。“中国特供奶”频遭质疑,其他如“纽之健”、“纽利兹”等也曾陷入真假洋品牌的争议。这些品牌大多有类似的特征:在新西兰注册时间不长,公司注册人多为华人,并请当地企业代为加工。
消费者的信心在近年来国内奶粉品牌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中受到严重打击,特别是在婴幼儿奶粉市场,“崇洋”心理泛滥。“网购”海外奶粉的方式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爸妈的青睐。“网购”奶粉市场乱象丛生,一些所谓的“洋品牌”其实是假洋鬼子,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倍感困惑。在天涯等社区论坛上,一篇关于《奶粉“假洋鬼子”集合》的帖子一直受到网友关注,指出一些奶粉品牌的令人质疑。尽管如此,“纽瑞滋”等品牌仍然受到部分消费者的追捧和信任。在此背景下,“中国特供奶”的真实性以及质量问题将继续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审视。近年来,关于网购奶粉的争议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法国合生元公司和“美国施恩”奶粉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网购奶粉质量的广泛关注。
法国合生元公司在2008年成立,是在广州合生元的“法国身份”受到质疑后诞生的。与此“美国施恩”奶粉也被揭露未在美国监管当局注册,公司董事长不得不承认该品牌和公司完全由华人拥有。这些事件让消费者对网购奶粉的真实性产生了疑虑。
实际上,目前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品牌造假,比如用麦乳精等代替奶粉,或以国产廉价奶粉冒充高品质奶粉。第二种是虽然购买的是真品牌真奶粉,但因为通过网络“海外代购”,在遇到质量问题时,调查难度高、取证难、成本高,消费者维权愈发艰难。此前的明治和雅培奶粉召回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针对这些乱象,专家认为,想要改变和减少这种情况,应尽快出台相应规范条例。消费者在选择享受网购带来的便利的也要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保障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商务部已经就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购物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网络购物条例有望明年纳入立法计划。这将有力地约束网购诚信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
针对目前网购没有门槛等现象,专家建议通过保障机制的建设来清理行业环境。例如通过银行或国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专业网站合作的方式,提供一定的担保,形成行业内几家龙头企业并存的局面。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监管专业龙头企业来监管整个行业,明确电子商务平台或专业代购网站在交易行为中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在淘宝等购物平台上,充斥着多种号称“原装进口”的奶粉,其中不乏假货。对此,监管部门应就其是否涉及虚假宣传进行调查,一经查实,就应严惩不贷。消费者在选择网购奶粉时,也要选择可靠的网络平台,并查明生产厂家、批准文号、进口产品注册号等信息,购买时要求商家提供购物凭证、联系电话和小票等。而对于商家来说,严格把关自身的进货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真正解决网购奶粉的质量问题,还需要从源头入手。降低关税和部分产品消费税、减少商品内外价差才是“治本”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放心地购买到高品质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