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事件”及其他争议:腾讯与李亮的交锋
在波澜壮阔的商业浪潮中,一场由“老干妈广告纠纷”引发的纷争在2020年7月掀起波澜。腾讯因纠纷申请冻结老干妈资产达1600万元,此举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李亮对此批评腾讯,指责其在基础事实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就动用了公检法手段,形成了一种用公检法打击异己的日常思维。
这场风波中,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回应称李亮知识储备不足、记性不好。他引用了字节跳动也曾申请冻结其他公司资产的案例来为自己辩护。但李亮反驳称,腾讯是在偷换概念,滥用其市场影响力成为一种广泛的习惯。这场争议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纠纷,更是公众对于大型企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的一次反思。
时隔一年,短视频行业再次成为双方交锋的战场。在2021年6月的一场风波中,腾讯副总裁孙忠怀批评短视频内容低智低俗,对青少年心智造成影响。而李亮则反击,称微信视频号是唯一未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并指责腾讯在攻击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自身短视频业务。这一事件再次将腾讯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对于其内容监管的立场和做法产生了广泛的讨论。
到了2021年9月,李亮披露腾讯曾因一篇批评游戏的中学教师文章推动公安立案刑拘当事人,再次引发公众对于腾讯是否滥用影响力的质疑。李亮提到,过去五年双方已有近千起诉讼交锋,此类事件仅是冰山一角。这一事件再次将腾讯推向了舆论的前沿,公众对于大型企业在公共话语权方面的争夺以及如何利用公权力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争议焦点综述:
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滥用司法程序压制竞争,争夺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争夺公众的认知和信任。在行业竞争方面,围绕短视频内容监管、青少年保护等问题双方互相指责,争夺市场份额和公众关注。而在公共话语权的争夺上,李亮多次强调腾讯滥用市场地位压制批评声音,而腾讯则通过反击和反击的回应来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这些事件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纠纷或公关危机,更是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公权力运用和市场竞争的一次全面审视。希望各大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