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浙江一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死亡 遗体被挖出待尸检

浙江永嘉卫生局透露,当地医院免费接种的一类乙肝疫苗,全部来自大连汉信生产。《钱江晚报》报道了这一消息。

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涉事批次疫苗已被紧急封存。永嘉卫生部门迅速行动,对涉事医院和接种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调查。目前确认,接种单位资质合格,接种人员操作规范。

永嘉的张汉斌先生近日遭遇了一件让人揪心的事。他两个多月的宝宝在完成乙肝疫苗注射后不幸离世。宝宝的爷爷悲痛欲绝,将孩子的遗体埋葬。两天后,看到有关疫苗的新闻后,他们才想起去找打疫苗的永嘉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表示,他们尚未见到孩子的死亡证明,只知道有一个同名的孩子在他们那里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无法确定是否为同一孩子。永嘉卫生局明确表示,永嘉所有孩子接种的一类免费疫苗均为大连汉信生产,与之前的深圳康泰、天坛生物无关。

昨天记者获悉,涉事的同批次大连汉信生产的乙肝疫苗已经封存。永嘉卫生、防疫等部门经过初步调查确认,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资质合格,接种人员操作规范。宝宝的爷爷张老汉昨天下午亲手挖出孩子的遗体,送往永嘉殡仪馆等待尸检。宝宝家属正在配合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所需的相关证明材料。

张老汉的大哥向记者提供了宝宝打乙肝疫苗的记录卡,上面明确标注了第二次打疫苗的时间为12月20日。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正在积极联系宝宝家属,要求他们提供包括孩子出生证、大人户口本、疫苗接种证以及医院就诊病历等在内的相关证明材料。宝宝家属表示将积极配合。

在永嘉县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有一群专业且敬业的接种人员。他们经过严格的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了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其中,部分人员还拥有初级护士资质。在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前,他们会细心地对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预检登记,并详细告知家长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还会让家长签名备案。接种后,他们会要求儿童留观30分钟,确保一切正常后才让家长离去。他们的接种程序和流程都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

最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联系记者称,一名在此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宝宝出现了意外。据了解,这名宝宝早产了20多天,出生时有肾积水现象,但出生后肾积水现象已经消失。家属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后,曾一度好转。不幸的是,孩子突然离世,让全家陷入了悲痛之中。

孩子的爷爷张老汉回忆道:“那天早上7点多,我把孩子抱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时,医生说已经来不及了。我们都很伤心。按照老家的风俗,出事的孩子要赶紧入土为安,所以那天早上9点多,我就将孩子抱去永嘉桥下六岙村的山上埋了。”现在需要进行尸检以确定孩子的死因,张老汉不得不亲手将孩子从土里挖出来。他说:“挖一锄土我的心就痛一下,看到孩子的时候我都站不住了。”

永嘉县卫生局表示,他们已经查明孩子早产且有肾积水的情况。目前,永嘉县卫生、防疫、公安部门正与省市疾控中心专家紧密合作,进行调查。尸检是确定孩子死因的重要步骤,下一步将确定尸检机构和尸检时间。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已联系孩子家属,要求他们提供孩子的出生证、疫苗接种证、医院就诊病历等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调查。

面对这起不幸的事件,东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永嘉县卫生局以及省市疾控中心都在积极应对,全力配合调查。他们表示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以回应公众的关切。他们也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孩子家庭的同情。这起事件提醒我们,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进行严格监管的必要性。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里,张老汉的心中藏着无法言说的悲痛。每一次挖掘锄头,他的心便随之跳动一次,仿佛是在寻找失去的希望。当他终于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的情绪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甚至无法站稳脚步。他哽咽着,难以继续讲述自己的心情。

随着傍晚的降临,张老汉和他的同伴们带着沉重的脚步,将孩子的遗体送往永嘉殡仪馆。这是一次令人心碎的告别,也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

昨天,老汉的大哥向记者展示了孩子的乙肝疫苗接种证照片。当图片被放大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次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这些细微的线索,对于家人来说却是无比珍贵。他们希望这些记录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健康的保障,但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对于孩子的抢救记录,老汉的大哥表示他们丢失了就诊卡。他们相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该能查找到这些记录。这一消息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但同时也提醒他们面对现实的残酷。

这个家庭的悲伤如同山一样沉重,但他们依然坚持寻找答案,希望能找到孩子离世的原因。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感痛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命的脆弱让我们感到无力,但人性的坚韧和亲情的力量却让我们为之动容。在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为这位失去孩子的家庭送上最深的祝福,希望他们早日走出阴影,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更多详情,请浏览浙江在线。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