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全红婵称心态受影响失误比较大

赛场风云与运动员的自我挑战——全红婵的跳水之路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中,我们见证了全红婵与陈芋汐在女双10米跳台决赛中的精彩表现,最终她们成功夺得了冠军。背后的故事却并非总是如此顺利。在璀璨的金牌背后,两位选手都坦诚地表示了她们在比赛中的失误和不满。全红婵更是在采访中坦言,比赛中出现了“入水水花大”“起跳磕台”等意料之外的失误,她觉得自己“跳得不好,失误比较大”,并认为是心态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而在单人10米台的决赛中,全红婵因为207C动作的失误,仅获得了54.45分,最终以9分之差遗憾获得亚军。面对这样的成绩,她表示自己的状态不佳源于心态受到了影响。在接受采访时,她多次鞠躬表示歉意,显然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遗憾。

除了选手自身的挑战,赛场之外,还有极端粉丝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些粉丝在现场质疑裁判的评分,甚至引发争议。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全红婵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也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尽管全红婵本人试图平息争议,但这些粉丝的行为仍然持续干扰赛场秩序,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心理负担。

跳水奥运冠军何冲及业内人士对此现象进行了公开批评,他们指出非理性的追星行为可能会干扰运动员的心态,影响他们的表现。他们强调运动员应该主动调整心态,而不是归咎于外部因素。

面对这样的困境,全红婵也承认需要“总结心态问题”。尽管在双人赛中她有小失误,但由于与陈芋汐的组合优势明显,依然成功夺冠。对于未来的比赛,她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难关。公众和舆论也普遍呼吁减少外界干扰,保护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周继红等人指出,裁判的评分其实是反映了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优秀的选手应该通过反馈改进技术,而不是抱怨。

回顾全红婵的职业生涯,她曾在生长发育期面临技术波动带来的挑战。而近年来,心理关更是成为她面临的主要难题。在2022年世锦赛以及2023年的多次赛事中,她都在关键动作上的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这凸显了心态调整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希望全红婵能够克服困难,再次站在领奖台上,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表现。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