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深却遭误解,白事礼仪中的微妙人情
经历了多次的白事办礼,我对其中的人情世故深有感触。今天我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带你们走进这家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故事从我二姑父的去世开始。家中的长辈推举我二叔来负责办理这场白事的礼仪,每家都出了份子钱。在结账时,我二叔宣布每家平均要拿出70块钱。当我父亲听到这个数目时,他当众给了我二叔100元。我二叔并没有接受,又退了回来。原来,我二叔把我们兄妹三人算作三家,但我父亲只当是一家。
当我理解并给出代表兄妹三家的份子钱——210元时,事情背后的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我二叔对待他自己的儿女、小姑的儿女以及门中四叔的儿女,都只算一家。尽管他们各自都有两个子女,但在计算份子钱时却都按照一家来计算。
我爷爷晚年才有了这位比我大九岁的二叔,可以说他是被我父亲抚养长大的。我不明白我二叔为何在对待亲哥哥的子女时,会按照三家来计算份子钱,而他们却都只按一家来算。这种微妙的差异让人摸不着头脑。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二叔坚称他办完礼后少了100元。他坚称已经给了我父亲这笔钱。两兄弟因此大声争吵。为了平息争端,避免被人笑话,我的妻子从我父亲口袋里掏出100元给了我二叔。我父亲由于耳背没有听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再次向我二叔解释:那100元是小事,重要的是把事情说清楚。这次争执导致了我二叔的愤怒,他扬言与我父亲断绝兄弟关系。
半年后,我二姑去世,我二叔独自出礼,不再与大家一同行动。这次轮到我出面办理礼仪。我提前确认每家的人数和份子钱数额,并将剩余的钱全部交给过世的主人的家属。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大家都感到满意和高兴。
这场争执背后的心魔仍在继续。羡慕、嫉妒、恨意仍在蔓延。从那以后,我父亲和我二叔再也没有见面、交谈或来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白事礼仪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情世故和微妙的情感纠葛。
白事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为逝者送行的仪式,更是家族、亲友间情感交流和展现人情的场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亲情、友情和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纠葛。也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压力和误解时的无奈和愤怒。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办理白事礼仪时,要尊重传统习俗、注重人情世故、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也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彼此的差异和矛盾,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