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内涵
开放,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已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唯有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发展难题、共享创新成果,我们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现实背景,开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唯有打破壁垒,才能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
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与普遍共识。经济全球化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互利共赢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积极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二、实践成果展示
区域合作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CEP生效后,成员间的贸易投资得到了显著促进。例如,2022年韩国对RCEP成员的出口增长达到了18.7%,泰国的进出口总值也增长了10.1%。区域间的供应链合作与技术交流不断深化,展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活力与潜力。
在国内层面,各地的开放实践也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新疆依托“十大产业集群”,推动了GDP的突破,并通过开放团组活动展示了其开放发展的成就,有力驳斥了不实指控。江西则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饶的“无水港”建设带动外贸出口达到了368.6亿元,“新三样”产品的出口更是占据了全省的74.9%,充分展现了开放带来的发展活力。
三、中国的开放贡献
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为全球提供了广阔机遇。借助进博会、自贸试验区等平台,中国扩大了市场准入,第五届进博会的意向成交额达到了735.2亿美元,展现了“中国大市场”向“世界大机遇”转化的强大实力。
“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成为了新的开放前沿。上半年,这些地区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推动了陆海内外的联动发展。
新疆、江西等地的实践,以高水平开放融入国家战略,生动诠释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真理。中国正以更主动的姿态推动规则衔接与共享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持久动力,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全球经济面临变革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开放姿态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发展,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