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恢复阶段,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变得尤为微妙和重要。以下是对可能的风险、恢复运动时间的建议、运动恢复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的全面解读和梳理。
一、可能的风险及原因
新冠病毒有可能引发心肌炎,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感染后未完全恢复就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感染后的第一二周是免疫紊乱期,人体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其他病原体容易乘虚而入,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在这一阶段,合理的运动和休息尤为重要。
二、恢复运动时间的建议
对于感染后的恢复运动时间,多数专家建议康复初期(尤其是前一二周)应以静养为主,避免剧烈运动。部分专家提出,如果感染者的症状已经消失并且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从发病后的第10天开始可以尝试轻度活动。这是基于身体的实际恢复状况而提出的建议,旨在防止剧烈运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运动恢复方案
在运动恢复方案上,建议初期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走、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可以选择跳绳、慢跑、太极拳和功率车等适合的运动。运动的恢复应该分阶段进行,前三次运动的时长和强度应该减半,如果没有不适的感觉,再逐步恢复至感染前的75%-100%。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哑铃等,但避免过早进行竞技类运动。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运动恢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警惕危险信号,如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特别是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疲劳,康复后短期内避免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身体疲惫时要及时休息。
五、专家特别提醒
专家特别强调,虽然运动本身并非直接致死原因,但在感染后心肌受损或免疫紊乱的状态下,剧烈运动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恢复期的运动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以身体耐受度为标准,避免急于求成。以上建议综合了不同专家的观点和临床经验,具体恢复计划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整。合理、科学的运动恢复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