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凉山多名百万级网红被捕

一、案件背景介绍

在2023年的夏季,四川省凉山州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直播带货案件。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网红账号为代表,他们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吸引了数百万粉丝的关注。这些账号背后是由MCN机构精心策划和孵化的,他们通过构建虚假的人设和剧本炒作,最终因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农产品而遭到查处。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作案手法大起底

这些MCN机构对于作案手法可谓精妙绝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虚假人设的打造:他们精心挑选“网红苗子”,设计诸如“偶遇”“助农”等富有乡土气息的剧本,利用破旧的房屋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虚构出一种“大凉山原生态”的形象。例如,“凉山曲布”和“赵灵儿”被包装成淳朴的乡村青年,通过摆拍视频的方式收割流量。

2. 假冒产品牟取暴利:他们从成都、南京等地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普通农副产品,却冒充“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进行高价销售,涉案金额竟然超过千万元。这些假冒商品被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部分网红在短短7个月内非法获利超过70万元。

3. 水军操控舆论:他们利用网络水军制造爆款假象,通过虚假的话术诱导消费者下单,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案件处理结果详述

涉案人员方面,警方共抓获了54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11名网红主播,捣毁了5家MCN机构。在司法判决方面,2023年12月,昭觉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张某(MCN负责人)被判3年2个月有期徒刑。网红赵某(“赵灵儿”)、阿日某某(“凉山曲布”)等9人分别获得了8个月至3年2个月的刑期。在罪名认定上,主要涉及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虚假广告罪。

四、社会影响与警示

这起案件作为四川省首例针对“网红经济”乱象的专案,揭示了直播带货中某些以“助农”为名的灰色产业链。这一事件不仅为消费者敲响了警惕虚假宣传的警钟,也提醒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营销的监管力度。凉山州也呼吁公众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同时也呼吁企业和商家诚信经营,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这一案件的查处,无疑给整个网红经济领域带来了一次深刻的警示。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