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Kimchi)的命名变革终于尘埃落定。自2021年7月22日起,韩国官方正式将Kimchi的中文译名定为“辛奇”。这一译名调整是通过《公共术语的外语译名规范》修正案实施的,旨在与中国四川泡菜明确区分。以下是关于这一变革的详细解读:
一、定名原因与依据
韩国方面认为,由于汉语中不存在与“Kimchi”完全对应的音节,直接音译存在困难。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原词的发音和意义,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在2013年对多个汉语词汇及八种方言发音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后,“辛奇”从众多候选译名中脱颖而出。这一名称不仅与韩语原词的发音相近,而且蕴含着“辛辣”与“新奇”的意涵。
二、历史沿革
其实早在2013年,韩国曾为了申遗而首次使用“辛奇”这一名称。但由于市场反响并不热烈,一年后便恢复了传统的“泡菜”译名。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韩国官方决定再次调整译名。在经过了多年的讨论和研究后,终于在2021年重新确立“辛奇”为官方译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定仅适用于官方文件和宣传资料,民间使用仍具有灵活性。
三、使用现状与限制
虽然韩国官方已经确定了“辛奇”这一译名,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考虑本土化因素。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标准,进口食品必须标注消费者熟悉的名称。韩国企业在华销售的泡菜产品包装上仍需标注“泡菜”,不可单独使用“辛奇”。截至2025年3月,韩国官方资料及公共平台(如百科词条)仍将沿用“辛奇”作为标准译名。
这一更名举措反映了韩国在文化标识上的差异化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韩国泡菜作为韩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命名变革既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保护,也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差异的认同和包容。这一举措也面临着实际应用中的本土化挑战。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每一个文化输出国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