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己的亲身体会。本身所学专业为影视剧译制。本人在暑期译制了一部美国派拉蒙公司的爆米花电影,影片有关古代神话,不是特别的长,一个半小时左右。拿到官方的英文台本后,看了看只有6个文件(一般电影为8个文件以上),大概一两万字需要翻译。注意大多的院线进口电影是有英文台本提供给翻译者的,除个别龙套说的话,基本不需要听译。台本除了台词外,还有电影制作方给译者的注释,注释包括台词中的典故以及英语词汇双关的含义解释。,台本是给译者极大的方便,能更好地理解电影台词的细节。官方译制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翻译而已,还包括校对时间轴,听译、排版、标明说每一句台词的角色、标明角色在什么时候入画出画等等,工作非常繁琐。专业的老师在翻译时,是会把所有的译文台词对着别人念一遍,让另一人能够指出不符合中文说话习惯的地方。因为译制不仅仅是拿出一个准确的字幕,还得送到录音棚给译制演员配音,所以一定得注意到口型,精益求精。这样一部时间较短的电影,我为了做到译文准确通顺,保证观众不会跳戏,所有口型对上,每一句台词我都会反反复复琢磨。遇上有典故或者美式幽默的某一句台词,经常会琢磨一晚上,睡觉时都会想着怎样能表达好。这电影从接手到配音完成,一共用了15天多。不断地修改校对再修改,每天早6点至凌晨2点都在看着台本修改自己的译文,还得标出时间轴。非常非常繁琐,非常非常辛苦,耗体力,耗脑力。而且,这还仅仅是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短电影,若是换成《阿凡达》这种近3个小时的,估计会吐血身亡。,做官方译制,比网络字幕组要注意、要斟酌的地方多太多太多(我也曾干过网络字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