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是最可悲的人物吗?

祁同伟“我要...胜天半子。”

正文

可悲...?这个词形容祁同伟并不完全贴切。

位高权重,在汉东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堂堂公安厅厅长,可悲之处在哪里?

出身卑微?——不可悲。

受人冷眼?——不可悲。

遭受压迫?——不可悲。

丧失尊严?——不可悲。

可悲的是什么?可悲的是倒下,可悲的是放弃!

可悲的是出身卑微却自轻自贱,

受人冷眼却不愿出头,

遭受压迫却不思反抗,

丧失尊严却乐在其中,

在祁同伟身上我并没有看到这些可悲的【本质】,

祁同伟虽出身卑微,但却凭努力考入“汉东大学法学系”;

祁同伟因贫穷而饱受冷眼,但却通过个人实力当上了“汉东大学学生会会长”。

祁同伟虽遭受压迫,但却以命相拼,“孤鹰岭扫毒事件”他只身潜入虎穴,身中三枪,用性命去涵盖“英雄”两个字的意义。

祁同伟虽丧失尊严,却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把曾经丧失的尊严找回来,祁同伟向梁璐下跪那一瞬,我看到了一只骄傲的雄狮无奈的向命运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颅,但我听到了这只雄狮内心中掏空了脏器的嘶吼“从此我要的是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低头!”

纵观祁同伟的一生都在和“天”和“命运”作斗争,纵使他输了,输的一败涂地...

但并不代表祁同伟就是可悲可恨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如果用道德的准绳来衡量祁同伟那么他无可厚非的是一个“人渣”,

以抗争命运者的角度来看待祁同伟,他又不外乎是一个英雄,悲凉的英雄,

祁同伟的扮演者许亚军曾用两个十分贴切的字来形容祁同伟这个角色——“悲怆”。

一个含着眼泪扣动板机的男人,心中必然有属于他的上帝,祁同伟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他相信正义,背弃正义,但他看透了正义;

正义是什么啊?有能力者就是正义,古往今来无不是这样。

你会说,

我是在为祁同伟洗白吗?

不,不是这样。

祁同伟为了一己私立可以说坏事做绝,虽然他看似有着身不由己的理由,被那些被伤害的无辜者更加身不由己,的血债血偿是祁同伟自作自受更是罪有应得。

我们有理由对祁同伟这种罪人做出最公正的审判,同样我们也有这个自由光明正大的去对他表示理解和同情,这两者并不冲突...

因为在祁同伟的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影子、我的影子,看到了芸芸众生;

有多少人渴望着成功,

有多少人渴望着富有,

有多少人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

有多少人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

有多少人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就起床上班,

有多少人眼中含着泪水,脚下踩着冰雪,握紧双拳望着那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步履维艰的前进着,

朋友们王思聪只有一个,候亮平只有一个,

这个社会上更多的是像祁同伟一样拼尽了全力去抗争命运的无名小卒,我们无权去评判祁同伟的命运是否可悲,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大时代洪流之中,换成是一个人承受这样的命运,不一定会做出比祁同伟高尚的选择。

记得在片中祁同伟和高小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祁同伟说“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想由着自己的性子的活着,但我们不行,我们没有那种有权有势的老子,我们得依靠自己对吧,所以个性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玩不起。”

这段对话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针,一字一句扎的扎在我心口上,痛,但我舍不得拔下来,

贫富差距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命题,它无形之中牵动着每一代人的命运,对于这一命题我不敢妄自评判,但“贫”“富”两种环境所导致的社会看法也有所不同,

正如出生在战争中的孩子不知道何为和平,出生于和平得孩子不理解何为战争是一样的道理,无法身临其境便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我为祁同伟写墓志铭,哭的却是自己。

“悲怆”不可否认,祁同伟走上了绝路,这一切,他咎由自取。

...终于,曾经的英雄,又回到了孤鹰岭,那是光荣开始的地方,也将会是罪恶结束的地方,

木屋中,祁同伟。

木屋外,侯亮平。

挚友再会,

两者之间有了深深的裂痕

黑白两分,

不在有相交点了。

“学长”这个令人怀念的称呼,

是祁同伟人生的慰籍,是侯亮平空虚的咆哮,

毫无意义的对白之后,

代替干杯的是枪声,

代替拥抱的……是子弹。

或许自杀对祁同伟来说,是最好的归宿。

有多少人在祁同伟身上看到自己,又有多少人为他的一生唏嘘。

始于书,终于书,

始于剧,终于剧。

我们都是看客,看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就像是一杯茶;有暖有冷,有沉有浮,不论泡是十几万一壶的龙井,还是泡一块钱一斤的茶叶末子,心清则水清,水清则人正,祁同伟胜了天半子却把自己这壶茶泡脏了,如果非要说可悲,他的可悲之处就在这里。

其实真正可悲的,是我们,我们有目标,道路却没有;我们说有路,也不过是,踌躇而已。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