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藏族民歌有什么特点?

藏族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与壮丽的黄河、辽阔的大草原相媲美,相和谐的是阿坝草原藏族民歌,那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当中,开阔了心胸,净化了灵魂。著名藏族诗人伊丹才让在早期创作准备阶段,通过搜集、整理和出版藏族民歌集,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中所汲取的文学营养, 为诗人的毕生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如同他的诗中所写的: “母亲脱口的那首歌,成了我毕生的盘缠。”

1.劳动歌曲这类歌曲主要流传于牧区,人们在劳作场合演唱。例子啦里地区的《挤牛奶就要这样挤》。

2.工布箭歌是狩猎者英雄战歌,林区风格浓郁,旋律流畅完整。例子《北京的金山上》据说就是受了箭歌《迹象之日》(林芝地区古老民歌)的影响。

3.堆谐比较成熟的演唱方式,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堆谐的伴奏除扎年琴以外,还有扬琴、曲笛、胡琴、特琴和串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配器模式和独特的演奏技法。

例子《拉萨河水》(日喀则拉孜)、《天空多么宽广》(日喀则定日)等。

4.朗玛西藏的乐队形式表演方式。开创于1795年,多仁班智达丹增党从内地引入,一般有六人演唱,所演奏的音乐称之为朗玛,即内部(的歌舞)。例子《雪山之歌》(拉萨,已失传)。

5.战歌,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产生,而后成为习俗流传。百的演唱方法十分独特,嗓间必须嘶哑,以显示战士冲锋陷阵的豪情。据《日本音乐史》、《日本的音乐》记载,古代藏族音乐曾流传日本,有的诶本民歌唱法与百十分相似。

6.婚礼歌婚礼谐青,进门要唱赞门歌,上楼要唱赞梯歌、敬酒歌、献哈达歌、洞房歌、赞父母歌、赞新郎新娘歌、赞建筑房屋歌、赞酒具歌、赞炉灶歌、祭祀歌和驱邪歌。旋律幽默,欢快,喜庆。

7.葬礼歌源于西藏本土的宗教“居鲁派”,是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宗教性音乐。它通常在达如鼓、法铃和腿骨号等乐器的伴奏下由僧人进行演唱。例子《长调》(昌都)等。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