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左耳》——你们在学校里整天撕逼,爸妈知道

      本来是抱着回忆的情怀去看这部电影的,让人似曾相识的只有家长集体送饭、有年代感的手机这两个场景。电影中的情感纠葛和因果报复似乎都显得那样戏剧化,让人无从适应。现在想来,曾经看小说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的共鸣,更多地是一种猎奇心理。加之高三时学业紧张,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一睹“墙外”的风景,故而才会感兴趣。

     而今,长大成人之后,自然对这样颇有争议的戏剧冲突感到不适。说是悼念青春,电影中表现出的十七岁的孩子们如此有心机真是让我心有余悸。我不知道自己是老了还是曾经的自己太过单纯,读书读傻了。

    只记得曾经的高三生活并非无趣,但充其量也就是互相传递纸条书写心情,在纷繁的试题、作业中会有短暂的小小抗争,而那些早早谈恋爱的孩子们也都满带着美好,并没有相互利用的阴暗心理。所以,当我看到电影中如此黑暗的一面时,甚至会怀疑这还是青春吗?

     他们,或许因为太单纯,所以才会向往更为复杂的一面。人往往生活在幸福中而不自知,只有经历了痛苦才知晓幸福的可贵。所以,当到了我这个年龄再去审视这样一个完全不接地气的青春影像,难免会如鲠在喉——如果十七岁的孩子就有如此心机,能做到暗中操作就能气死家长改变彼此的命运,那还真是有所作为,堪当大任,今后封疆拜相、玩弄政治绝对不在话下。

    走出影院,我问几个朋友是否有共鸣有同感,他们纷纷摇头。我也有同感,看着人家的青春,轰轰烈烈,自己好似白开水一样温吞。结果还是同行者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得好看的那叫青春,长得丑的叫高三。”于是乎,立刻恍然大悟,原来青春也是有条件的。所以,我还是安然享受自己的高三吧。因为颜值低,这青春,注定与我无关。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