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同桌的你》输给现实的恋情了吗?

《同桌的你》的林一坐在教堂里,幻想着新郎新娘交换誓言时自己以一首“同桌的你”砸场子,音乐响起的是当年他对周小栀的定情歌曲,使用的工具却是录音机,再没有了唇齿呼吸间内心的悸动,只卖弄回忆所刻意的讨好,也许熟悉的曲调还记得,吹奏的乐谱却忘记了,那才叫真正的回不去了。

   电影《同桌的你》延续的还是80后的怀旧情结,可喜的一点是它甩掉了内地惯有的简单粗暴的怀旧手法,抛弃了单纯以经典歌曲和粗糙玩具的画面来唤醒观众回忆的手段,转而以恋爱这种更加浪漫的方式加以演绎。虽然主演周冬雨和林更新坐在一起时感觉完全不是一个画风,仍然以一个狂野一个清纯的学生路线,粗暴地将一整段80后的青春激情整体放送出来。

   电影的剪辑还是颇费了些功夫的,将当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和男女主人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多重事件的重叠去推动人生的进程,又用多种画面的剪辑来表现主人公复杂的心情也可谓棋高一着。无论是典型事件在小人物身上迸发出的激情,还是随机的小事在故事中埋下的伏笔惊喜都使得《同桌的你》变成了那么一部还算不错的怀旧电影

。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同桌的你》并没有试图以最直接的情感介入的方式去冲击两位主角的人生。他们的爱情从开始到结束都顺遂的好像林一在片头吹嘘下的美国生活一样,只是在结尾处骤然变了调。电影的精彩势必需要艺术的冲突,没有了外力的介入,《同桌的你》中所有的矛盾引爆点都只能在主角身上寻找可能性。爱情片的女主角“无往而不作”,《同桌的你》中的小栀也延续了这样的“个性”,只是无论是小栀的分钟男友理论还是她之后毅然决然的放手都不能让人信服,电影的后半段就此走向了另一种混乱。创作者精心炮制出的一个“5201314”的梗,看似铺陈在电影的各个角落,却实际上从没有从主角的口中说出过。爱这个字很单薄,但不说出口就一定是厚重吗?其实也未必。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