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的时候,她在东京街头拿到写着“人妻”、“熟女”,还附上电话号码的面纸,心里顿时觉得很沮丧,原来在她心目中的时尚圣地东京,最热门最抢手的竟是成熟女性。如果还是别人的老婆更好,那她这种洋溢着青春气息还带点婴儿肥的类型简直要无人问津了。
她心中的失落感经过奇异的化学作用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购物欲,当场拐进前面的伊士丹百货,顺手买下一只Cartier钻表。
“虽然日本帅哥不喜欢我,但至少老娘买得起卡地亚!”她赌气地说,手腕上的钻表也赌气地发亮。
我想好好安慰她,不仅为了她,也为了减缓我们的对外贸易逆差着想。
于是我说了一个在50年代震惊全美国的故事。
“Lolita”这个名词出自俄裔美籍小说家Vladimir Nabokov在50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洛丽塔》。书中描写一位极其注重伦常的中年男子对小女孩情有独钟,后来竟然胆敢对他年仅13岁的继女萌发了禁忌的爱恋,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一生。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在保守的50年代美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就是因为它以过于写实的方式点出了许多男人心中的焦虑。
男人,尤其是成熟男人,其实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介于妹妹和女儿之间的小女人。她们爱热闹,会撒娇,天真活泼,爱耍可爱,简直就像会说话的宠物一样,生下来就是让男人溺爱的。所以即使她们同时存在着使性子、发脾气、思想过于简单幼稚的缺点,男人们还是无法抗拒这些魅力十足的小天使。
她们是真实世界的Lolita,诱惑力足以让人犯罪。
“原来男人不只是喜欢‘人妻’和‘熟女’呀!呵呵呵……我的心情突然好起来了,去买一条Tiffany庆祝庆祝吧!”她拿起信用卡就要出门,也不管明天就是结账日。
显然我高估了自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也低估了一般受薪阶级的消费力,原来奢侈品工业就是赢在这批情绪化的人身上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