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炎一直是困扰众多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有时候并不知道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因此容易误食引发肠炎。那么,当我们的宝贝真的遭遇肠炎时,临床治疗的关键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专家是如何解读的。
儿童肠炎,多数情况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发的。这些病毒对心肌细胞有着特别的亲和力,一旦孩子的抵抗力降低,它们就会趁虚而入,引发肠道疾病。
在各类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儿童在病前1-4周常常出现发热、疲劳、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心肌炎的症状则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后果。严重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出现面部水肿、无法平躺、呼吸困难,甚至因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当孩子在反复发热和腹泻后,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一旦确诊,孩子在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1-3个月,以便身体能够充分恢复。
除了孩子误食不当食物外,如果还在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现肠炎症状,那么成人的饮食习惯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家长应该及时查明原因,积极治疗。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增强他们的抵抗力,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了解这些知识,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毕竟,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