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动物伤害时,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受伤的狗或猫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疯狂的狗和猫在病发时,行为异常明显,如低头奔跑、无法灵活转弯,伴随低声尖叫,这些症状不容忽视。此时的隔离观察成为关键,暂不宜直接处死,应进行必要的诊断检查。
通过病理检查、动物接种或是免疫学检查,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动物是否真正患有狂犬病。如果它们在咬伤后两周内仍然存活,那么可以基本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但对于受伤的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及时采取免疫治疗措施。
我们选择被动免疫,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这种球蛋白有两种制剂:人源和动物源。在使用动物源制剂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如果结果呈阳性,需要先注射抗过敏药物,随后再注射RIG。而对于人源RIG,则无需此步骤。
在完成被动免疫后,我们再使用主动免疫的精制狂犬病疫苗。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得参考:疫苗可以皮内注射,伤后第3、7日在上臂三角肌部位进行两点皮内注射,每次注射0.1ml。到了伤后第28、29日,再进行一次注射。这种接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吸收效果。
狂犬病的预后不良,因此预防狂犬病的工作至关重要。除了加强对狗和猫的管理,我们还可以通过联合疫苗来预防。婴儿可以接种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狂犬病的联合疫苗,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健康,又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对动物的管理,预防狂犬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