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的症状在不同阶段各异,对于治疗来说,了解这些症状至关重要。只有深入理解这些表现,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病症。那么,异位性皮炎在不同阶段究竟有哪些主要表现呢?
在婴儿期,异位性皮炎又被称为婴儿湿疹。症状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显现,最早可在第二或第三周出现。但由于诊断困难,皮肤损伤主要出现在脸颊、前额和头皮。个别情况下,会扩散到躯干和四肢。皮疹特征可大致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
渗出型湿疹主要出现在肥胖婴儿身上。从脸颊开始,会出现红斑、丘疹、疱疹和水泡等。由于严重瘙痒,婴儿会抓挠和摩擦皮肤,导致部分痂剥落,露出红色的侵蚀面。如果继发感染,还可能出现脓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发热等症状。
干燥型皮疹则常见于瘦弱的婴儿,表现为浅红色至深红色的斑块,丘疹密集但无水泡。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有灰白色糠状鳞屑。这类皮疹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
还有脂溢型,其特点是头皮、耳朵等皮脂腺丰富地区的皮肤损伤,产生黄色厚痂。但其基本特征与渗出型相似。
不论是哪种类型,都会引发严重瘙痒,使婴儿夜不能寐,哭闹不安。病程时好时坏,受不良刺激、敏感饮食、气候突变、穿着紧身或丝绸衣物、感染、肥皂清洗等因素影响而恶化。但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少。
到了5岁前的儿童期,80%的皮损表现为湿疹和瘙痒。湿疹类型的皮肤损伤类似于成人的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主要是针尖丘疹、丘疹和小水泡等。而瘙痒性皮肤损伤则表现为全身瘙痒性丘疹,多发生在四肢伸展侧和背部。
到了青少年和成人阶段,主要表现为慢性苔藓皮损,主要位于头部、面部、颈部、肘部和膝关节弯曲处,分布对称,色素沉着明显,抓痕显著。白色皮肤划痕测试呈阳性反应。
了解异位性皮炎在不同时期的种种症状,是我们进行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这样在治疗时能够更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