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一个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一个看似陌生却又让许多新手父母心生恐惧的词汇。当自家宝宝出现黄疸症状时,父母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只要我们深入理解这一病症,就能更好地应对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生儿黄疸的世界,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新生儿黄疸,可以说是许多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其中,生理性黄疸较为常见,症状相对较轻,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一般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影响。有些孩子的黄疸无法通过简单的喂养来消退,这可能是某种病理状态的表现。
专家提醒我们,儿童的黄疸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父母最好在孩子出院前带孩子进行黄疸水平筛查。这一筛查过程无创、便捷,只需通过皮肤表层测量即可完成,可以有效预防高黄疸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在标准的产科或新生儿科,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婴儿的黄疸水平。如果黄疸值下降不明显,达到临床干预的程度,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当我们谈论病理性黄疸时,情况可能会更为复杂。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无论病因如何,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是当间接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时,会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脑细胞因能量不足而变性坏死。这种病变被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的发生会让孩子的黄疸症状明显加重,开始出现嗜睡、吸奶无力或窒息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部分孩子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而存活下来的孩子则可能会面临智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
我们也不必过分恐慌。新生儿黄疸的危害虽然存在,但只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使用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后,黄疸是可以治愈的。这样,对未来的身体健康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黄疸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只要我们做到这些,就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