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性病依然是一个敏感而模糊的话题。街头巷尾那些治疗性病的小广告,恰恰反映出公众对于性病认识的不足。我们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但关于预防性病的知策略,很多人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盲区,导致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关于预防性病,人们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有人认为避孕套就能万无一失。虽然避孕套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最佳手段之一,但它并非绝对保险。使用不当或质量不佳的避孕套,在过程中有可能破裂。而且,一些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可能通过阴茎和阴道以外的损伤部位传播。例如,梅毒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传播,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也可能在口腔或其他部位生长。
有人试图通过滥用抗生素来预防性病。比如每月注射青霉素,或在前定期服用红霉素或使用抗生素软膏。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完全预防性病,还可能掩盖病症、延误治疗时机。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淋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还有人认为后马上小便就能避免性病。实际上,引起性病的细菌或病毒在短时间内就会深入组织或进入血液,因此后立刻小便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阴道内防性病灌洗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经常灌洗会破坏阴道内的自然健康环境和酸性环境,增加感染风险。细菌可能被冲入子宫腔,引发附件炎、盆腔炎等上行感染。
还有人认为只有身体不好的人才会得性病,或者不会感染性疾病。这些都是误解。性病无处不在,无论身体状态如何,都有可能感染性病。疱疹、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传播。
除此之外,性病的表现并不仅限于性器官,还可能出现在身体其他器官,包括皮肤、口腔、眼睛、直肠、肛门和关节。
预防性病首先要纠正这些常见的误解。性病毒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得多,容易复发。不要认为使用避孕套后或者性行为后多清洗就能高枕无忧。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性病,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