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如疲劳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表现。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治疗,我们需要了解该疾病与其他类似病症的区别。
纤维肌痛综合征与精神风湿病有所不同。精神风湿病的患者会表现出情感症状,如剧烈、如刀割般的疼痛,或是麻木、紧绷、针扎样、压迫性的疼痛感觉。这些症状的位置模糊、多变,无明确的解剖基础,且不受天气或活动的影响。而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则常常伴有精神或情绪障碍,如精神神经病、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对两者的准确区分至关重要,因为精神风湿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精神病专家的介入。
纤维肌痛综合征还应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鉴别。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特发性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的疲劳和乏力,但缺乏明确的原因。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低热、咽炎、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及检测抗性EB病毒包膜抗原抗体IgM,来帮助识别这两种疾病。
风湿性多肌痛也与纤维肌痛综合征有所相似,但可以通过血液沉积快、常见于60岁以上人群、滑膜活检显示炎症变化以及对激素的敏感性等特点来识别。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区分,虽然两者都有全身广泛性疼痛、发僵和关节肿胀的感觉,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关节没有肿胀的客观证据,其疼痛分布广泛,关节较少,多位于背部、大腿、腹部、头部和臀部。而RA的疼痛则多分布于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晨僵时间与RA也有所不同,且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有差异。
肌筋膜痛综合征也常被称为局限性纤维炎,存在压痛点,容易与纤维肌痛综合征混淆。但两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所不同。肌筋膜痛综合征的压痛点通常是刺激点,按压此处会引起疼痛辐射。而纤维肌痛综合征则表现为广泛的疼痛和僵硬。肌筋膜综合征通常是由创伤或过度劳累引起的,一般预后较好。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