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特别是眼毛细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出生后的头三个月内,这种血管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后的三个月内增长迅速。特别是那些原发于眼睑皮肤的血管瘤,在两个月内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眼睑和脸颊。尽管大多数儿童在一岁后病变会趋于静止,且有一定的自发消退倾向,但每个孩子的病情都是独特的。
根据Margileth的观察,有30%的儿童在3岁时,60%在4岁时,76%在7岁时,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发生在眶内的毛细血管瘤自发消退的情况较少见。
血管瘤的症状和体征与发病部位和范围密切相关,可分为表层、深层和综合三种类型。
表层的眼毛细血管瘤主要发生在真皮层,通常出现在出生后一个月内,随后一个月会迅速发展。它们可以单发于眼睑皮肤,也可以多发于身体其他部位。这种血管瘤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略微凸起,呈现出明亮的深红色。由于其表面有许多小凹陷,有点像草莓,因此也被称为草莓痣或草莓血管瘤。较小的病变只是点状,而较大的则可能影响整个眼睑和面部。这些血管瘤在手指压迫时会褪色,并在手指离开后恢复红色。轻微的擦伤和抓挠都可能导致出血。在病变自行消退的过程中,血管瘤会逐渐变薄,中心部位可能出现正常的皮肤或放射性褪色斑。自发消退后,通常不会影响外观。
深层的眼毛细血管瘤则更为复杂,它们常侵犯眼睑深层及眶隔之后部。也有少数病例局限于眶内周围及中央间隙。这种血管瘤多发生在上睑内侧,表现为局部肥厚或扁平隆起。皮肤和结膜可能透见紫蓝色肿物。当婴儿哭闹时,肿物会增大。如果肿瘤侵犯整个眼睑,可能会导致肥厚肿大的上睑下垂,从而遮盖瞳孔,影响婴儿的视觉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弱视和斜视。这些肿瘤表面光滑,可能是橡皮样硬度或软性,边界不清晰。供血丰富的肿瘤还可以看到细小的搏动。如果瘤细胞侵犯眼外肌,还可能影响眼球的运动。
婴幼儿眼毛细血管瘤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治疗,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