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重症肌无力是否会遗传?

理解重症肌无力是否遗传这一问题,无疑是众多患者及其家属心中的关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关于重症肌无力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重症肌无力,这一多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着不少患者。有高达4%的患者具有家族史,单卵双生子的遗传一致性更是高达36%。对于某些家族而言,他们所患的重症肌无力源于神经肌传导的缺陷,这种情况被称为先天性肌无力,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类患者在出生时,血清中无法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并非所有的家族性重症肌无力都如此。有些患者的起病较晚,他们的血清中存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关于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有一些基因表达与之有关,例如HLA6P21.3-21.33、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17P12-pter)以及T细胞的α、β亚单位(7q35,14q11.2)。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9%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随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和风湿性关节炎。这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相对较高,进一步提示我们重症肌无力确实与遗传倾向有关。研究指出,重症肌无力的易感性与HLA、乙酰胆碱受体和T细胞等多基因表达有关。

关于重症肌无力是否会传染给下一代的问题,答案是:虽然它没有传染性,但它确实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身抗体阴性的先天性肌无力患者,遗传因素更是显著。研究发现,不同种族和地区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遗传形式存在差异。欧美国家、日本和中国的患者分别与HLA-DR2、HLA-B12和DR4有关联。

胸腺细胞功能研究揭示了重症肌无力的深层机制:在特定遗传素质和胚胎病毒感染的影响下,胸腺肌样上皮细胞表面的AChR导致胸腺内的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循环抗体,破坏突触后膜,导致肌无力症状。

对于重症肌无力是否会遗传这一问题,专家们给出了深入的解答。相信患者们在了解这些信息后,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建议大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确保自身的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