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运动,这个生命活动的基础过程,具有储存食物、研磨搅拌以及缓慢排空食糜至小肠的三大功能。胃壁平滑肌,如同舞蹈者的舞步,以环行肌为主力,引领着胃窦的运动,成为胃排空的主要动力源泉。这背后有两种基本形式:胃紧张收缩和胃蠕动。当胃处于排空状态时,紧张收缩尤为明显,维持着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平衡。
当食物降临,胃蠕动便开始了它的任务。首先是胃排空运动,从贲门开始,以每分钟三次的频率传播到胃窦,再流入幽门。看似平静的过程,实则精确控制着小颗粒食糜的排空,直径大于一毫米的颗粒在这里无法轻易通过。接下来是消化间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起源于胃窦或十二指肠,向离口方向传播,深入至近端结肠。这个过程伴随大量消化液的分泌,以及胃肠激素的高峰分泌,如胃动素。MMC周期分为三个时期:静息期、间歇性收缩活动期和连续收缩活动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任务,而进餐则终止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特点已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的问题。在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中,更发现约70%的糖尿病患者在消化期间存在胃肠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MMC III期缺失,胃窦收缩力减弱。除此之外,他们的胃电活动也有明显的异常。胃和心脏一样,能够产生自发的节律电活动,即慢波电位。而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胃动过速或胃动过缓,或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虽然许多患者有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但明显的临床表现却较少。胃肠道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一些常见并发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而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胃肠运动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它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我们的健康。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都应关注胃肠健康,保持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