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前期
儿童出现颈后淋巴结肿大的迹象,预示着疾病的症状不仅有普遍性,还有其独特性。只有掌握了这些细微的差别,才能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患者常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呕吐等消化问题,以及上腹部的不适和腹胀。少数患者还会经历肝区疼痛、腹泻或便秘。这些症状可能在几天到两周内逐渐显现。大部分患者症状的出现是缓慢的,首先是全身的不适和疲劳,儿童常常伴随低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轻度或中度发热,甚至出现高烧伴冷的症状。
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可以根据患者的突出表现进行分类。如消化不良、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腹痛伴冷战、高热、黄疸、白细胞增多(可能是胆道疾病);早期肌肉关节疼痛、发热伴风湿症状、恶寒、黄疸迅速出现等。甚至在部分患者中,症状类似疟疾或脑炎。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荨麻疹、丘疹和红斑样皮疹等皮肤症状。
黄疸期
此阶段部分患者的黄疸表现短暂如梗阻性黄疸,大便呈特有的陶土色,肝功能明显受损。在黄疸达到顶峰并开始消退之前,消化道的症状会有所改善。如果出现淤胆型肝炎,此阶段会表现出酶、胆分离现象。这一阶段大约会持续2至6周。主要症状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尿色变深,随后是巩膜和皮肤的黄染。黄疸在1至2周内加深至高峰。大多数患者的发热症状消退,但消化道症状和疲劳感明显加重。大便颜色变浅,肝脏肿胀并伴有敲击痛,皮肤瘙痒和心率缓慢。少数急性黄疸肝炎患者在发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易怒、意识不清、昏迷等。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如果肝进行性缩小、黄疸加深、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诊断为严重肝炎,其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恢复期
此阶段大约持续2到4个月,平均一个月。成人约有5%在此阶段表现出长期肝痛或不适、食欲不振和疲劳等症状,常被称为肝炎后综合征。而对于儿童,病程较短,恢复较快,大约1周至2个月就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