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肺结核皮试正常、不正常症状

皮试——解读结核菌感染的初步信号

皮试,这一对结核菌感染进行筛查的常见方法,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发生局部反应来辅助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

一、正常反应解读:

1. 阴性反应:注射后的24至72小时内,皮肤安然无恙,未见红肿、硬结等迹象,注射部位如同未受影响一般。

2. 弱阳性反应: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红肿和硬结,但其直径小于5毫米,反应轻微。

3. 变异阳性反应: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直径在5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这是较为常见的阳性表现。

二、异常反应警示:

1. 强阳性反应:注射后,若局部红肿、硬结等反应的直径超过10毫米,这是一个强烈的异常信号。

2. 趋势性反应:注射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反应持续扩大,需引起高度警惕。

3. 迟发性反应:注射后的24小时后才出现红肿、硬结等现象,这也是一种需要关注的异常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试结果只是判断结核菌感染的一个初步依据,它不能作为确诊肺结核的唯一标准。要确切诊断肺结核,还需结合胸部X线、痰液培养等其他诊断方法。若皮试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更为详尽的检查和确诊。

每一个反应模式都携带了身体的独特信息,解读这些信息,是我们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重要步骤。皮试,就是这样一把解读健康的钥匙。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