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的间歇性便血,患者可能会在毫无痛觉的情况下出现便血。这种便血并不是持续性的,通常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之后会自行停止。由于痔疮主要是由血管组成,因此其症状的出现往往与生活习惯有关。当患者经常熬夜、饮酒、食用辛辣食物,或者大便不规律、长时间蹲厕时,都可能导致血管充血、扩张,从而引发出血。解除这些不良诱因后,痔疮的充血状态会得到缓解,出血也会自然停止。
如果便血情况持续不止,就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来止血。局部硬化剂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内痔黏膜下,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堵塞血管,达到止血效果,同时还能使痔疮逐渐萎缩。
当痔疮症状进一步加剧,出现出血、红肿、疼痛等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割除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在痔疮的症状和前兆方面,部分患者在出现便血、肛门下坠感、痔块脱垂等症状前并无明显征兆。单纯的内痔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仅有少数患者会感受到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并发生嵌顿时,可能会出现水肿、感染、坏死等症状,这时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少部分人会感觉到疼痛,大概占20%,而痒的情况则较为普遍,约占50%左右。对于痔疮的预防和治疗,了解这些症状和前兆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