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方面,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当出现缺氧状况时,应立即给予供氧,确保血氧分压(PaO2)维持在8.0至10.7kPa(即60至80mmHg)之间。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机械通风,同时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足够的热卡摄入。对于可能出现的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若遇到心力衰竭的情况,可酌情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物。为了提高肺的通气功能,预防肺透明膜疾病的发生,应适时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
至于预后,此病症的首个晚期阶段即危险期,约有23%的儿童在此阶段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总的病死率为25%至50%。而完全治愈此疾病则需要花费几个月至两年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活下来的病例中,约有1/4至1/3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包括抽搐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尽管面临严峻的治疗和预后挑战,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疾病的存在和对其的积极治疗。每一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恢复能力和进程各不相同。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状况,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已经治愈的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后续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