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什么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古老疾病的新视角

流淌在主动脉内的血液,犹如生命的涓涓细流,原本平稳而有序。当主动脉内膜出现裂缝时,这场生命的流水却遭遇了不测风云。血液透过这些微小的裂缝,悄然进入主动脉壁,形成了一个隐藏的危险——血肿。

这个血肿,如同隐藏在体内的定时,随时可能扩大。当血肿逐渐壮大,力量无穷时,主动脉壁的中层便遭受了剥离的命运,被分裂成内外两层。这一景象,便是我们所称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回望历史的长河,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源远流长。早在1542年,Sennertus便对其有所描述;而在1761年,Morgagni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直到1826年,Laennec为其命名为夹层动脉瘤,使人们对这一疾病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却是一个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每年,约有5至10万人受到其困扰。在患者群体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3∶1。而大多数患者,都是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即40岁以上,遭遇这一挑战。

生命的旅程中,我们总会遭遇各种未知与变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便是其中之一。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深入了解这一疾病,增强健康意识,珍视生命,珍视健康。因为,只有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