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症在窦道感染初期往往悄无声息。典型的病例中,尾部中线位置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凹坑,几乎不会引起任何感觉。坑内藏有细微的开口,这些开口极其细微,甚至难以用泪囊探测器探测到。这些隐秘的窦道,距离肛门仅有5至6厘米。
一旦感染发生,局部区域会迅速形成表面脓肿。这些脓肿可能会自行破溃,或者在接受手术切开后,排出稀脓。即便排脓后几天,病情并未完全康复,留下的硬结成为细菌再次感染的隐患。这个过程反复上演,导致症状反复发作,局部区域可能出现多个窦口。这些窦口的分布位置各异,可以非常接近,也可以相距2至3厘米。大部分窦道口足够容纳细探针通过。窦道深度不一,最深的可达数厘米。继发窦道往往位于原发窦道口上方,即“颅侧”,并且偏向一侧,尤其是左侧更为常见。
在窦道区的“干燥期”,可以触摸到一长椭圆形硬结或囊性肿物。这种病症的表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愈发严重。尽管平时难以察觉,但当病情恶化时,会带来不小的困扰。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和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有效控制和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