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个关于食品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的严肃议题。中国卫生部已经明确表示,在2012年,将坚决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继续完善那些可能被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黑名单”制度。
至今,官方已经发布了六批“黑名单”,通报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数量已经超过了80种。这份名单的公布,无疑是对公众健康的高度负责。
在卫生部最近公布的2012年工作要点中,强调了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卫生监督的重要性。还将着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数据库以及共享平台,以提高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水平。
卫生部也强调了制定和修订食品基础标准、生产经营规范以及食品检测方法等标准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卫生部还明确要求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高食源性疾病病因的调查能力。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将做好卫生应急处置,同时还开展针对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专项整治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11年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专项行动,查处了“瘦肉精”、“地沟油”等案件,成功应对了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以及及时对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放射性污染进行应急监测。
据了解,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32个省级、244个地市级和716个县级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这一网络的建立,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保障公众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