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通用的商品编码与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问题,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些关于进口食品标签编码的热门话题。关于被广泛讨论的“以‘8’开头的五位编码均表示转基因食品”的帖子,有必要进行一次详细的澄清。实际上,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国际通行的13位GLN(全球位置码)编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前七位代表厂商识别代码,反映了产品的出产国家、地区以及具体企业;而第8至第12位则是位置参考代码,标识了产品的具体出产地址;最后一位则是识别码,主要用于零售商的销售操作。在整个编码系统中,并没有任何一位代码与产品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有直接关联。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记者曾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求证,查阅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均未发现有关商品编码与转基因食品关联的规定。专家指出,我国目前并未引进PLU(价格查询码)编码系统,这种系统在一些国家用于标识产品的有机、传统种植及转基因属性。某些进口食品的编码与国内商品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采用的编码系统存在差异。
事实上,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方面。关于商品编码的误解和混淆也时有发生。对于任何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都应该保持谨慎态度,以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为准,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我们也应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商品编码系统存在差异,这背后反映了各国在商品管理和标识方面的不同规定和习惯。对于进口食品,消费者应关注其标签上的详细信息,以确保购买的食品符合自身需求和期望。更多食品安全相关的资讯,请浏览相关网站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