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项《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针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展开出厂价格调查。这一举措旨在杜绝药品价格虚高、暴利等令人震惊的问题。
药企需按照调查要求,如实填报《生产企业及药品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药品出厂价格调查表》。调查人员将深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核实调查药品规格,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药品规格进行详尽调查。
调查内容涵盖了药品的出厂价及销售情况。其中,出厂价包括最高、最低及平均出厂价格;现行零售价则分为国家定价、产地省定价和企业定价三种。销售情况则细分为销售收入、销售数量以及销售人员数量。对于拒绝报告、虚报、瞒报或不配合调查的价格违法行为,药企将面临追责。
业内专家指出,药品价格虚高的一个重要症结在于采购环节的层层加码。发改委此次从药品出厂价开始调查,可谓是掀开了药品价格的老底。这不仅有助于招标方了解成本,避免某些利益团体钻空子,还能为公众揭示药品价格的真相,使药品价格更加透明合理。
以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为例,这款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品出厂价仅为0.6元,而患者需支付的费用却超过12元。据销售代理公司负责人透露,中间差价高达7元,这部分差价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返费”。这一案例生动地揭示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实,也让人看到了国家发改委此次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说,这次调查不仅是对药品价格的一次全面审视,更是对医药行业秩序的一次整顿。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让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真正惠及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