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老年人游泳需预防心梗病

炎炎夏日,泳池成了人们躲避酷暑的乐园。游泳虽好,并非人人适宜,特别是一些特定人群,盲目下水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徐东杰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人体皮肤血管会随之扩张,帮助身体适应高温环境。这一生理变化对于心血管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是可以应对的,但对于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却可能引发危险。

患者在游泳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汗液大量蒸发,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引发中风、脑梗塞等严重后果。游泳运动量大,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回心血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心梗和猝死。

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就完全不能享受游泳的乐趣了呢?答案并非绝对。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适度游泳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必须严格遵从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相关药物,并定期到医院复查,确保病情稳定。日常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避免饱餐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游泳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心率的测量、血压的检查等。热身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患者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多注意休息,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身体过度劳累。

特别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游泳时必须有他人陪同,切勿独自下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游泳并非禁忌,但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在这个炎炎夏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血管健康,享受健康游泳的乐趣。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