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暂停了牛初乳复合粉的进口,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产品在市场上仍在销售,并且利润惊人。
事实上,早在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已要求暂停牛初乳复合粉的进口,而牛初乳复合粉在市场上的销售时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2011年。尽管卫生部对牛初乳的使用标准和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一些网络销售渠道仍在销售牛初乳复合粉。例如,记者在福建地区的网络销售商店发现,厦门某进出口公司仍在供应名为“纽韵”的原装进口牛初乳复合粉。该产品的介绍声称是以新西兰健康乳牛产犊后72小时内分泌的初乳汁为原料制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宜各年龄段人群食用。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产犊后的初乳不应用于生产乳制品,这引发了关于牛初乳产品质量和标准的争议。一些进出口公司认为质检部门是在针对产品的时间差和标准模糊来限制进口。但实际上,质检总局只是暂停了牛初乳复合奶粉的进口。同时市场上也有许多知名品牌的牛初乳产品,如伊利、海王等。他们的价格极高,令人费解。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牛初乳的原料获取并不困难,但其价格与普通牛奶相当。然而经过加工制成的牛初乳粉价格却高出许多倍。例如按供货商报价显示牛初乳粉每公斤价格在五百至六百元之间而某些品牌的市场售价远超这个价格导致毛利惊人让人不得不惊叹这背后的商业利益链条究竟有多深有多广同时其营养价值也是充满争议其中的免疫球蛋白IgG是否能真正被人体吸收还是一个盲区不禁让人对其真实效果产生质疑总的来说牛初乳市场乱象的背后涉及到产品质量标准价格等多个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