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历经三年的奋斗后,终于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的皇位并非名正言顺,而是通过武力夺取而来的。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他对建文时期的旧臣展开了残酷的镇压。
朱棣一登上皇位,便下令将一份包含五十余名奸臣的名单张榜公布,悬赏捉拿。这些被抓的人无一幸免。其中,黄子澄和倡议削藩的人士首当其冲,被朱棣亲自审讯后处死。此后,凡是与这五十人有关的人,都遭到了清洗,整个村庄都被屠戮。这次大清洗被史书称为“瓜蔓抄”,数万人因此丧命。
建文时期的文学博士方孝儒,因其高尚的品德和威望,成为了朱棣的重点打击目标。尽管朱棣曾试图以起草即位诏书的方式安抚他,但方孝儒毫不畏惧。当朱棣问及建文帝的下落时,方孝儒穿着孝服,质问朱棣为何非要篡位夺权。朱棣对方孝儒的亲族、朋友、门生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但方孝儒始终不屈服。最终,朱棣将他处以极刑,其家人和亲友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铁铉,这位在“靖难之役”中令朱棣恨之入骨的人物,因其智勇双全而一度被朱棣欣赏。铁铉在押到殿上后坚决不跪,还骂不绝口。朱棣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惩罚,甚至将他的肉在油锅里烹炸。左佥都御史景靖则因刺杀朱棣未遂而被剥皮处死。
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对任何挑战他权威的行为都采取了残酷的打击。无论是文学博士方孝儒还是铁铉、景靖等人,都因不屈服于他的权威而遭到了残酷的惩罚。他们的亲族、朋友、门生也受到了牵连,整个村庄都被屠戮。这场血腥镇压行动展现了朱棣的残忍和无情,也反映了他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