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诊悄然兴起,省钱省事成诱因,但误诊风险亦相随。近日,记者在京城多家医院发现,不少患者在出现头疼脑热等症状时,更倾向上网搜索而非直接就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医疗领域,网络自诊因其便捷性受到上班族等群体的追捧。他们担心请假看病会影响工资、奖金,因此选择网络自诊以规避医院的繁琐流程。只需简单输入症状关键词,便能获得众多治疗方案和建议,其中“在线医生”等免费咨询尤为受欢迎。
网络自诊的风险不容忽视。尽管网络资源丰富,但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五花八门的答案中,既有普通网友的经验分享,也有所谓的专家意见。由于缺乏面对面的诊断,网络自诊很难精确判断病因。以中医理论为例,人的体质各异,相似症状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网上诊断无法观察患者体征,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柴博士提醒,虽然通过网络了解医学常识是好事,但真正的疾病治疗还是得到医院。网络自诊可能导致误诊,甚至延误病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林殷也指出,身体不适时,应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对于网络自诊,我国现行法规尚未有明确规范。由于无法核实网上医生的资质,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很难追究责任。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广告和小道消息,患者往往难以分辨真伪。一旦轻信不实信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公众,网络自诊仅可作为了解医学常识的途径,真正的疾病治疗仍需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在面临身体不适时,应慎重对待,不可盲目相信网络自诊结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医疗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公众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以便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