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从泡菜、腊肉到葡萄酒、水果酵素,自制食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当我们沉浸在这些家庭制作的乐趣中时,是否想过这些自制食品背后可能潜藏的安全隐患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病因的首位。这意味着在自制食品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
当我们尝试在家制作葡萄酒、自榨油或水果酵素时,可能会面临许多潜在的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朱毅指出,食材的选择、加工过程以及卫生控制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隐患。一些食品其实并不适合家庭自制。以自酿葡萄酒为例,它可能引发甲醇中毒,这种中毒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隐患。媒体报道了一个发生在宁波的案例:张先生饮用了一公斤自制葡萄酒后,出现了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的症状。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中毒性急性视神经炎,视力急剧下降。原来,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乙醇外,还会产生甲醇。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兴红副研究员指出,如果不懂分馏技术,自制葡萄酒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质浓缩。甲醇是一种强毒性物质,常被用于工业领域。一些掺杂了甲醇的“假白酒”曾导致消费者失明甚至死亡。
专家进一步强调,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通常不适合用来酿酒,因为它们的单宁含量较低。单宁是葡萄酒中的重要成分。如果你想在家尝试酿酒,需要使用可靠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并确保发酵过程的温度适中。除此之外,制作其他自制食品时也同样需要谨慎。从食材的挑选到加工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在享受自制食品的乐趣的我们也要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在自制食品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明智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