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预防青光眼 别让悲剧出现

青光眼,这是一种在眼病中极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症,堪称眼睛的第二大杀手,其致盲率仅次于白内障。在我国,青光眼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这种疾病的特别之处在于,患者往往难以在初期察觉,一旦进入晚期,病情已不可逆转。

正值“世界青光眼周”之际,我们更应关注这一眼部疾病。本周的主题为“挥去青光眼雾霾,共享‘睛’彩世界”。专家王宁利指出,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大类。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发作期会表现出视力下降、眼痛、眼红、头痛、恶心呕吐等显著症状,这些症状为诊断提供了线索。

其他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过性的症状,这使得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变得困难重重。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并非只“偏爱”某一特定年龄段的人群,从新生儿到临终的老人都有可能患上此病。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上的群体中,青光眼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50岁以上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07%,65岁以上的发病率更是达到4%至7%。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的踪迹呢?王宁利提到,看电视时色泽变淡、眼睛胀痛、行走时经常撞到旁边的东西等都可能是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

全球青光眼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约8000万。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在5年前共同发起了每年一次的“世界青光眼周”活动,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并力争到2020年,将青光眼的未诊断率从50%降低到20%以下。

面对青光眼这一无声的杀手,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固定的时间去医院进行眼科检查是早期发现青光眼的关键。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防治青光眼的发生,还我们一个清晰的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挥去青光眼的雾霾,共享光明的世界。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