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卫生部今日于例行发布会上就近期有关技术参评科技奖的事件做出了回应。副司长傅卫代表卫生部指出,对于任何所谓的“低危害”制品研究,卫生部持坚决反对态度。这类研究项目不应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进一步强调了卫生部的控烟立场。她提到,卫生部在2011年已出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多次在重要场合表明态度:避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吸烟。
傅卫副司长补充说,我国自2003年便已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的使用和消费,保护公众健康。他强调,任何促进制品的使用和消费的行为,都与《公约》的精神相违背。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已经明确证明,使用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也明确禁止开展和应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科学技术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也对“低危害”制品的问题表达了担忧。她指出,尽管公司可能通过降低含量等手段来降低的危害,但实际上中的物质种类多达7000种,其中包括至少69种致癌物质和200多种有害物质。即使某些物质含量降低,其他物质的危害仍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吸烟者可能因为误解而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加难以。
姜垣强调,《框架公约》明确要求烟盒包装上不得出现有关含量的信息。她指出,某些公司可能在中加入中草药或其他物质以降低危害,但这实际上是误导消费者。她认为,国家科技奖应该鼓励保护人民健康的研究,而不是鼓励这种所谓的“低危害”制品研究。控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护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