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近10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降20%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针对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它的侵入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使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和癌症在人体内滋生,最终可能发展成艾滋病。近年来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过去十年里,全球每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持续稳步下降,降幅达到了惊人的20%。这一积极的变化令人鼓舞。

具体来说,从2001年到2011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从320万降至250万。在这个总数中,成年人感染人数从270万降至220万,未成年人感染人数从56万降至33万。艾滋病引发的死亡人数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从190万降至170万。

这些令人振奋的成就,主要是抗逆转录病物治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的结果。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治疗方法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年,只有约40万生活在这些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接受抗逆转录病物治疗。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猛增至800万。

中低收入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也在加大公共投入力度。2011年,这些国家共投入了86亿美元用于防治艾滋病,较上年增长了11%,投入总额甚至超过了国际援助。在金砖国家如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公共投入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0%。

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除南非外),近五年来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公共投入增长了97%,显示出这些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决心和投入。这一系列的积极变化表明,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依然不能松懈。每个人都需要深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共同为构建一个健康的世界做出努力。艾滋病规划署的小贴士也提醒我们,预防胜于治疗,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